第285章 任由冯胖子笑话
笔趣阁 > 红楼兵圣 > 第285章 任由冯胖子笑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5章 任由冯胖子笑话

不想错过《红楼兵圣》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告诉张文锦,兵部发来的十万两白银,一两银子也不能少,否则我就要弹劾他。”

王信毫不客气的说道。

翟文愣住了。

他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神情的王信。

印象中,无论什么局势下,王信都比较沉得住气。

翟文生怕被王信迁怒,连忙解释道:“王将军莫恼,下官也是好意。”

没想到发怒的王信如此可怕。

翟文突然有些理解,为何关外的胡人都害怕王信,原来是自己一直没有见过王信发怒。

“不关你的事。”

王信摇了摇手。

翟文松了口气,见到王信不是作假,忍不住问道:“将军又不急缺那十万两银子,而且规矩向来如此,抚台大人也不是单独针对将军。”

“今非昔比。”

王信淡然道。

以前自己才几百人马,随便搞点商路,加上战利品什么的,轻易养得起,钱银还绰绰有余。

一两千人马和一万多人马。

完全是两个概念。

更重要的是摊子铺开了,外面是怎么回事,自己管不着,但是自己内部的规矩,谁也别想染指,否则气氛被破坏掉了,外界的不良之气涌入,要不了几天大同西军也完了。

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

谁也无法扭转。

因为人人都在其中。

只要人的欲望还在,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必然。

自己能做,也是必须要做的只有严防死守。

不光是保障军队能打胜仗。

也是打下大大的根基,延长势力腐朽的时间,为重新复兴留下深厚的底蕴。

这才是中华文明屹立几千年的原因。

血条厚。

至于其他消亡的文明,消亡的原因只有一个——血条不够厚。

拳王的胜利有各种原因。

但必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抗击打能力强。

谁都会挨上几拳。

翟文不理解王信的思路,所以并不是很支持王信的做法,想到往日与王信的交情,因此再次提醒。

“先不说抚台大人让不让步,如果将军因为此事弹劾抚台大人,就算撕开了脸,朝廷也支持了将军,可将军此举也得罪了朝廷。”

朝廷给王信十五万两银子的军费。

年前给五万,开春给十万。

实际上朝廷真给了这么多吗?账册上是给了的,可是从库里运转出来的时候,银子就不对数了。

京城文武有几千张嘴要过生活啊。

那张嘴往少了填不也得几百数千两?

这就是个无底洞。

多少银子也不够填的,可又必须填,因为没有这些油水,官员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

京城一套普通宅子要几百两。

正四品官不吃不喝三年的俸禄。

小厮、书童、妇人、丫鬟、浆洗嫂子、车夫

生日、寿宴、生子、满月、周岁、升迁、调职、送别、买官、送礼

如果指望一年不到二百两银子的俸禄,只怕全家老小要喝西北风。

连正四品的官员都如此艰难,何况更多的四品以下的官员。

翟文不信王信不理解。

王信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懂其中的道理。

王信冷笑两声。

顺着翟文的话说道:“贪了钱,买了房,生活好了,还想着下一代,为子孙后代多捞点,哪怕是七八品的官,胃口不比一品大员要少,恨不得任上短短几年,捞个八辈子的富贵出来。”

翟文不再说话。

大家都这么做,自己也在这么做。

王信如此态度,他不贪钱,他有点石成金的本事,那是他厉害,自己服气,可他们没本事的,难道就饿死不成。

反正。

朝廷的规矩就是如此,王信听不听自己的劝,自己已经够义气了。

王信叹了口气。

翟文还算是好的。

随大流的贪,反而是好人了。

最怕的是那些有自己想法的贪,也就是无底线的贪,多少钱都不够的。

这就是人性。

王信不认为自己改变的了,尽量团结可以团结的人吧。

“你真以为张文锦不清楚?他是在试探我。”

王信认真说道。

刚才的愤怒,并不是对翟文,而是想要传达出去,通过翟文来让张文锦知道自己的态度,没想到翟文因为关心自己,倒是上了头。

翟文这下迷糊了。

王信属狗脸的?刚才还一脸愤怒,下一刻就平静了?

王信摇了摇头,看到翟文脑袋发蒙的样子,以前第一次见面去草原的时候也是如此,当时自己和冯庸闹翻,马贼偷袭,此人吓傻了都。

“张文锦知道我在大同呆不久。”

“他心里对我有再多的不满,现在也不会发出来的,反而会让着我。”

“为何?”

翟文张大了嘴巴,不可置信的看向王信。

怀疑自己听错了。

王信点了点头。

“张吉甫需要我尽快平胡,所以在朝廷上支持我,张文锦对我有很多不满,却从来不阻止我,并不是他不敢得罪张吉甫才让着我。”

翟文知道张吉甫。

未来的首辅,如今的实权掌舵人。

哪个读书人不羡慕?

可翟文知道自己的身份,这辈子恐怕都没资格,更没机会和张吉甫说上话,而眼前的人却张口闭口此人的名字。

这就是差距啊。

虽然王信只是王家的旁支子弟,但是有了出息,很快就能靠着四大家的关系网出头。

诚然。

翟文承认王信很有才能。

可再有才能又如何,没有机会给他施展,到底也不过是个孤儿贫民而已。

虽然还不懂王信到底要说什么,翟文却感受到自己与王信两人间无形的差距。

“我越早平胡,越早调离大同,张文锦才能分到我的‘遗产’啊。”王信忍不住笑道。

翟文终于明白了。

原来如此。

见翟文懂了,王信感慨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翟文听明白了,但是越看不懂王信了。

“你就一点意见也没有?”

王信摇了摇头。

有没有意见,其实无所谓。

人心就是一杆秤。

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而人心却都在大周那边,自己培养起来的属下一个个都背叛了自己,说明大周的这一套比自己的更动人。

——

不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运往云川城的物资一批接一批,连原来的仓库都放不下,豆料在露天的土地上堆积如山,许多的商队为了抢占利益,冒险提早来布局。

三月十五日。

王信于云川城召开大会。

邀约各部台吉,共讨欧彦虎。

焚香祭酒。

王信在高台上念着讨伐,列举欧彦虎七大罪。

“我朝怜悯胡人艰辛,为其生计考虑,放开边贸,欧彦虎偷袭卧槽,其罪一也。”

“卑鄙下流,毒害莫必胜,霍乱大板升,其罪二也。”

“不准周礼,其罪七也。”

“今共讨其部,还河套以平和。”

各部台吉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一个个头昏脑涨。

“有必要吗?”

额尔敦无语。

“谁敢不来?”

“是啊,我们部落到底要出多少人啊?”

众人窃窃私语。

乌恩用不光彩的偷袭手段,成功了嘛,大家必然帮他,可他失败了,还败的很惨,这下子大家就没有办法了。

谁也不敢拒绝王信。

此人属狗的,说翻脸就翻脸。

要是得罪了啊,可能当场就脑袋搬家,连带着部落也被灭掉。

此人实在是可恨。

可此人越来越强大,谁也奈何不了他,反而要看和他的颜色才能活着,什么手段也尝试过,只会引来更残酷的报复。

多少台吉死在了此人的手里。

数不清啊。

剩下的台吉们一脸畏惧。

王信念完了讨伐誓词,然后点名各部。

兔毛川一带没有几个部落了。

倒是有不少胡人被商行招募,教灾民如何放牧,以及如何在草原上生活等等。

但是到了单于地区,商人招募的胡人够多,没有需求招募更多的胡人,所以单于地区留下的部落多了些。

胡人不懂周话,商行管理成本高,非必要的情况下,没人愿意招募胡人干活。

比便宜的话,大周的灾民一样便宜。

而且更听话,一家老小都在,商行可以拿捏他们的软肋,而且双方交流也方便。

那么单于地区留下了如此多的胡人,又不能及时的吸收,如此多的隐患,那怎么办呢?

大同西军不能永远打胜仗啊。

先杀穷人。

大清的做法好啊。

此次打仗,王信决定要逼迫各部出兵,而且要全部的青壮。

谁敢拒绝,或者藏私,就会遭受最严厉的惩罚。

等听到王信的要求,各部台吉惊呆了。

他们已经想到过会多严苛,没想到会如此严苛。

“将军,我们部落无法出这么多人手。”

一名台吉起身说道。

众人纷纷看向他。

“这是军令,没有讨价的余地,谁要是违背了军令。”王信抽出宝剑,狠狠的下滑,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台吉们鸦雀无声。

翟文咽了口口水,没想到王信还有如此一面。

这就是他所言的内圣外王吗?

王信经常说的话,翟文偶有听到过,往往一笑了之,当他愤慨之言罢了。

如今突然发现。

王信好像一直如此做的。

在朝廷的时候,向来不强势,哪怕昨日谈起张府台时态度激烈,也是手段而已,并不是目的,哪里像今日,犹如大魔王啊。

一时之间。

翟文有些自豪起来。

身为周人,竟有如此好处。

果然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结局啊。

翟文想到同窗的书信中,介绍的辽东局势,许多辽东百姓往蛮人那边跑,这些人的心里,谁会认为自己是周人,只有痛恨吧。

此次一万四千大军云集云川城。

镇虏城留兵三千,赵雍坐镇军队大后方。

刘通为中军。

张灿为右路。

汤平为左路。

品字形。

除了三千营兵,还有九千民兵,胡骑八百,雇佣骑兵两千,各部台吉联军七千余胡骑,合计两万余兵马,浩浩荡荡荡平单于部。

王信选择先安内。

那些没有听话,或者阴奉阳违的部落,先用来祭旗。

缴获的牛羊刚好用来充入粮草。

大板升诸部早就收到消息。

从战败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准备。

乌恩带着部落往黑河上游迁移。

但是大板升诸部并不是架构森严的组织,而是联盟的形势,各部有很大的自主权,许多的部落不愿意往北,往北不光代表要吃苦,还代表了死亡。

反正都是死,不如留下来游牧,熬着周军回去了,说不定也混了过去。

不少的部落没有正式名称,都不在大明的名册中,随便编个部落名,很容易混过去。

“你们会后悔的。”

乌恩没有了威信,用尽了办法,许多台吉并不听他的。

哒荣回来后吐了血,病了一个月不但没有痊愈,反而越来越严重,已经下不来床,所有的担子都压向了乌恩。

年轻的乌恩焦头烂额,又没办法不管。

这样的狠话吓不住人。

乌恩也不再管,得知周军已经开始集结,当即带着还能指挥的动的部落,大概一万五六千胡人开始迁移。

迁移的过程很痛苦。

为了活命,乌恩没有别的选择。

四月。

张灿率领近四千骑兵首先抵达灰河,算是正式进入大板升地区。

得知乌恩北迁,只有万余人马,包括老弱妇孺,青壮不到三千,当机立断亲自追击。

王信没有阻扰。

下面的将领们独当一面始终都会发生,自己不可能一直握在手里。

是机遇也是风险。

张灿成功了,那就是大获全胜。

张灿失败了,对大军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这就是战争。

战场上每个人都很重要,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变化,不到彻底消灭敌人的时候,谁也不敢妄言胜利。

从营到路。

王信知道自己到了放手的时候。

在欧彦虎本部的牧地安营扎寨,王信亲自坐镇,刘通和汤平二部开始荡平周边部落。

欧彦虎带着主力离开。

同样是风险和机遇并存。

只可惜。

他遇到了自己。

自己不会给他机会,就是让他急的吐血,明明有一身的力气却发挥不出来,被自己一块块的割肉,眼睁睁看着自己变弱。

大同西军。

关外河套。

等打败了欧彦虎,自己的家业,等着张文锦他们来分。

就看他们分不分得掉了。

他们成功了。

自己就回京,任由冯胖子笑话。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