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月球科研基地
笔趣阁 > 巅峰学霸 > 第338章 月球科研基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8章 月球科研基地

不想错过《巅峰学霸》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第338章 月球科研基地

「我很幸运,真的非常幸运,能跟我的大儿子一起成为这个世界第一批登上月球的普通人。

真的,如果还有人不信的话,可以去菲什镇打听一下幸运的理查德。相信我的工友们会告诉你们我的故事。

只能说抽奖这种事情,谁说的好呢?对吧,托马斯?」

面对飞船上的镜头,理查德抚摸着孩子的头发神色自如的侃侃而谈。

虽然阅读方面有障碍,但理查德却从来不缺少表现欲。

当然这其实也有西大教育的功劳,毕竟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本就鼓励他们能够勇敢表达自我。

哪怕是认知是错的也没关系。但首先要敢于表达,当然这点其实做的不错。

唯一麻烦的是早就出了一堆明明认知很低,但却敢于表达的家伙。

用华夏人的话说,大概就是蠢且自信。

这大概也是地平说能在西大有极大市场的原因。他们甚至敢于召开世界级的大会,并在大会上煞有其事的告诉所有人地圆说只是个阴谋甚至还会将大会视频在互联网平台上广泛发布。

只能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相对于来说,经历过华夏教育的托马斯就较为内敛。

在父亲抬手抚弄他头发的时候,只是的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很阳光的笑容。并没有去表达多余的东西,去抢理查德的风头。

其实理查德并没有跟托马斯说乔喻的许诺。

这种情况大概单纯因为擅长理科的托马斯对这种在镜头前表现的事情不太感兴趣。

「相信所有关注这场直播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次来华夏之前,就已经开始拍摄一部纪录片一一《理查德的一家》。

就是记录我们一家人生活的。其实我们的生活真的很无聊,比如这还是我跟丽莎姐结婚以来第一次出国度假。」

说完,理查德·约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但这部纪录片的导演迈克尔告诉我,他要拍摄的主题是改变。

告诉大家一个曾经一周打三份工都吃不饱肚子的家庭,是怎么过上现在的富裕生活。

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意义。毕竟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一辈子机会并不多。

如果错过了一次机会,可能永远就那样儿了。所以我今天想在这里再跟大家聊聊机会这个话题」

三天的远航对于理查德跟托马斯来说其实很无聊。

虽然每天飞船上其实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日常维护、记录,以及观测航道等等。

但一个月的特训只够让这对父子俩的身体能够初步适应在外太空短暂停留。

所有工作都是另外两人在做。所以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直播了。

理查德还很享受这份工作的。

每天只需要出现在摄像头前,跟直播间的网友们打打招呼,随便聊些话题。

顺带着给大家表演一下失重状态下喝水的方法,就能收获许多网络上的礼物...

而且根据约定,等到这次航程之后,直播收到的所有礼物在折现之后他跟托马斯能分到一半。

再加上这段时间直播可是汇聚人气,让大家都认识他最好的渠道。

未来当他真的开始朝着白色房子行进时,大家只要在屏幕上看到他,就会想到「好运的理查德」,这可是钱都买不来的知名度。

是的,乔喻给他的建议就是现在就开始抓住任何机会在公众面前强调他的「好运气」!

这就是理查德人设。

他需要做到的是,未来不管他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家脑子里窜出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好运的家伙!

1

就是这么玄学。

这几乎是个完美的人设。

哪怕理查德真的站出来开始搞事,人们也会下意识的觉得一个幸运的人,说不定也能带给他们幸运。

所以接下来,理查德的运气会一直这么好下去。

至于人的运气怎么可能一直好?这就不是玄学了。

事实上只要有足够雄厚的后盾的做支撑,个体的运气是真的能足够的好,好到让所有人都嫉妒.·

恰好乔喻这个后盾所能掌控的资源真的很雄厚,雄厚到能轻松让理查德运气一直好下去。

就这样在前往月球的三天里,理查德不停的跟网友们分享他生活中的趣事。

从很多细节告诉大家的他有多幸运—·

比如小时候他就读的学校发生过一场震惊整个西大的悲剧。

当时他距离死神就差几厘米,但他躲了过去。

好吧,必须得承认很多东西都是杜撰的,但当他背后的力量有能力将几十年前的事件都缝补的天衣无缝,那不管杜撰什么都是事实。

群体记忆从来都是可以被篡改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社会中的讨论、辩论和舆论动态实时更新。

当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参与其中,文化叙事开始变得丰富多彩的时候,也意味着群体记忆会不自觉的受到主流认知的改变。

就好像历史学家往往被一堆的野史迷惑是一个道理。

普通人甚至会在网络上为某首歌的歌词是「五十六个民族」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争论不休。

总之可能理查德还没意识到,他住进白色房子的道路其实从这一刻已经开始了。

但其实这样也不错。对于他来说现在既有近期期待一一直播的礼物奖励;又能满足远景期待一一为未来而奋斗,自然动力十足。

对于全球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理查德的直播也的确能勾起很多人的兴趣。

毕竟这是全世界首次星际旅行全程直播。这个赛道绝无仅有的。

哪怕对这些东西原本没有兴趣,但在各大媒体跟网络舆论的巨大攻势下,也会逐渐产生兴趣。

没办法,当你打开小视频软件,不管是脸书,×,又或者TikTok,等等,翻几个小视频就会开始推荐这次登月旅行,总会让人忍不住点进去看看。

尤其是西大更是如此。

打开谷歌,每天热搜榜上都挂着理查德说的东西引发各种争议的话题,足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加上还有幕后黑手故意惹起各种争议,让这次旅行完全不缺话题。

就这样,漫长的三天时间对于父子俩来说其实并不无聊。

直播间任何时候开启都起码有十万人在里面守着,在互动区留下各种问题。

即便随着飞船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延时越来越大也阻止不了全世界网友们的热情。

倒是华夏网友大都显得很淡定。当然这也跟国内并没有花大力气去推广有关就这样三天旅行时间终于过去,飞船也抵达了月球轨道的中转站。

飞船顺利对接,他们在中转站短暂停留了两个小时。

主要等待载人飞船跟货仓分离,并跟登陆船对接。

然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无数直播间网友最期待的时刻!

不是只是理查德跟托马斯登月这个历史性事件,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跟随理查德镜头看到这个人类文明建设的第一栋地外建筑一一月球科研基地。

是的,虽然华夏登陆月球并打算在月球建设基地这件事已经全球皆知了。

甚至上次载人登月也是全程直播,但半年时间过去了,华夏并没有对外公布月球科研基地的建设进程。

更没有月球基地一丝半点的画面流传出来。

甚至全球跟华夏网络上早已经有了许多闲言碎语,讨论华夏的月球科研基地建设计划是不是失败了。

所以把月球上的情况都隐瞒了。

但其实这半年里,月球上初始登陆的八个人都已经陆续回到了地面。

现在月球上虽然还是有八个人在操持着月球基地,都是轮换上去搞建设的。

就好像这次理查德来月球旅行,随船来的两位工程师将留在月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作。

到了二十四小时后返程的时候,将会有另外两位已经在月球上待了近两个月的工程师跟他们一起回地球述职.

这些东西华夏官方并没有对外公布。

这其中的确有许多考量。最重要的是,月球基地还没有雏形的时候,这样随时发布建设动态,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等到科研基地正式建成的那天也不会带给普通人太多震撼。

人就是这样,往往会对想看却看不到的事物往往会有更多期待感。

而且这种期待感是可以累积的。一次性爆发出来才能带给所有人最大的震撼。

所以挑选这个时候进行这次活动也是颇有深意的。

正好让全世界看看人类,不,应该说华夏在月球的第一个基地。

也算是向全世界宣示华夏对月球的主权。

虽然在国际法律框架下,规定了月球属于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但在这个时代,除了华夏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如此多的人跟物资送抵月球,那些文件自然成了一纸空文。

甚至许多人得感激华夏建设的只是一个科研基地而非军事基地。

很快登陆舱在程序设定的地点成功落地。

让直播间所有人大跌眼镜的画面也终于出现..—

只能说华夏速度果然名不虚传,他们竟然在月球上专门平整了一块地,作为停机坪!

虽然看上去大概不超过两百平,但不管是东侧的塔楼,还是停机坪四周显眼的灯光标识,都给了直播间所有人强烈的震撼!

甚至有人在弹幕上打出了脑思路清奇的评论.—

「这不会是假的吧?他们还在地球根本没出去?」

是的,虽然距离上次登月直播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

但这毕竟是月球·—·

距离地球三十多万公里的月球!各种建设物资只能靠从地球运送过去,单程都需要三天时间。

更别提还不能全送建设物资。这里还住了人,还需要带各种生活物资!

如果只是出现一栋孤零零的小楼,就已经足够让人们震惊了。

但华夏竟然还有多余的资源在这里建设一块停机坪甚至为了迎接理查德的到来,还专门准备了一场欢迎仪式。

来了四个穿着宇航服的常驻人员,当飞船大门开启的时候,直播间视频转入理查德头盔上自带摄像头的视角,所有人都看到两个彩纸炮被打响。

一堆的各色彩纸在空中乱舞。

跟地球不一样的是,这些彩纸并没有迅速下坠,或者随风而散,而是像两条彩色直线一样漂浮在空中,然后才缓慢的下落。

当理查德带着托马斯走下飞船时,几乎就像是走在彩色拱门之下,童话色彩拉满。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所以没有空气阻力,且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导致那些彩纸屑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很快被减速或者改变方向造成的。

同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无法传播声音,没有了那「砰」的一声响,让这种色彩稍显寂寞。

但恰好是这种寂寞的色彩渲染,更显现出那种轻盈且美好的感觉。

没办法,这个世界一切的美好都逃不开物理规律。

这也让人们下意识的忽略了,在放彩纸炮的时候,因为厚重的宇航服不方便操作,所以必须两个人配合。

这大概也是专门来四个人举办这场欢迎仪式的原因。

理查德下意识的冲着对面来迎接的四个人招了招手。

这个时候暂时没办法进行对话交流不过大家有比划出手势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跟着来迎接的宇航员一起返回基地。

这也再次让理查德开始了新奇的体验。

行走在月球上,稍微用力人就「飞」了起来———

好在他们在地球上已经在模拟区做了相关训练。

理查德也深深牢记教官跟他的言传身教。月球上的任何动作严禁快!

因为在低重力环境下,加速容易,但减速跟控制方向非常难。

小心翼翼的跟着来迎接的四位宇航员行进了一百多米之后,他跟托马斯就已经习惯了月球的行走方式。

两人手牵着手,缓慢的迈出步子,即便如此依然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

这种感觉非常新奇,跟飞船上失重的状态不太一样。更难控制,尤其是落地时,脚下那种坚硬的触感,让他有种莫名的感觉这就是月球啊!

;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