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是他是他竟是他!真相浮出水面
笔趣阁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66章 是他是他竟是他!真相浮出水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6章 是他是他竟是他!真相浮出水面

不想错过《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八月二十九日,近午时。

小万历的御案上堆满了弹劾三法司与河间府府衙官员的奏疏。

一名死囚犯的卷宗被篡改。

导致小万历与内阁阁臣们看到假卷宗做出错误判断,导致一名身上背着十二条人命的的死囚犯被免于死刑。

此乃当朝司法的重大过失。

针对天下的死囚犯卷宗。

朝廷先以刑部总审,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察,而后又经刑科三覆奏,最后皇帝勾名,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发生。

而今。

存放在地方州府与三法司的卷宗竟被人擅改。

这种形式导致的冤假错案,完全是在打朝廷的脸。

待行刑完毕。

河间府知晓死囚尚渠东杀人之事的百姓,若知小万历将这种穷凶极恶之人都免于死刑,对朝廷的态度可想而知。

有些百姓甚至会自动联想到——

“皇帝因大婚而免除罪大恶极之死刑犯死刑。”

若朝廷法令是这个尺度。

恐怕在小万历即将生子之时,民间将会有一系列烧杀抢掠、草菅人命的事情发生。

因为那些犯罪者知晓。

只要能挺到龙种出生,死刑便可免除,而一旦免除了死刑,他们便有多种手段让自己恢复自由身。

而此刻。

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协同刑部尚书刘应节、大理寺卿陆光祖、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正发了疯地调查此案。

三法司的主官们压力甚大。

他们顶着被百官弹劾的压力以及随时都有可能被停职的风险,寻找线索与嫌疑人。

此事的凶手和操控者即使非三法司之人,他们也难逃监管不力之责。

……

九月初一,近午时。

文华殿内。

小万历坐于御座之上。

沈念以起居注官站于右前方,当值的冯保站在左后方,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三名阁臣站于下方。

很快。

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与三法司主官刘应节、陆光祖、陈瓒三人也来到了殿内。

此事已过去三日。

小万历想要听一听三法司的查案进度,故而唤他们前来汇报,令三名阁臣旁听。

“莫言虚话,直接讲案情调查情况!”小万历看向三人说道。

沈念看向四人,发现他们都黑着眼圈,显然这三日没怎么睡觉。

这时。

刑部尚书刘应节站了出来。

诏狱擅抓擅拘擅刑审,大理寺与都察院擅复核与监察。

然审查此类案件,还是以刑部为主。

“陛下,经传唤刑科给事中王纪,臣等四人已确定三法司内的死囚尚渠东卷宗确实经人篡改,篡改时间大约在八月二十五日左右,即臣等将死囚卷宗呈向内阁之前!”

“之后,臣等审讯了死囚尚渠东,审讯了三法司涉及此事的官吏,他们皆称一无所知!”

小万历等人都正听着,突然发现没了声音,不由得都看向刘应节。

“就这些了!”刘应节重重拱手。

听到此话。

小万历的脸色不由得阴沉下来。

“你们调查三日,就调查出死囚卷宗缺漏的一行字不是漏写,而是有人故意篡改?”

刘应节连忙解释道:“陛下,当下线索与供词所反馈的正是这些,不过臣有一个大胆的推测,不知能讲不能讲?”

“讲!”小万历提高声音说道。

刘应节朝前走出一步,缓了缓道:“操控此事的凶手,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竟能同时篡改三法司的存库卷宗以及河间府的存库卷宗,可谓是法力通天,即使是臣都难以做到。”

“当朝能做成此事者,只有两个衙门,而凶手不是这两个衙门的主官,便是能命令这两个衙门的权贵,这两个衙门,一个是内阁,一个是内廷司礼监。臣怀疑,参与此事的凶手,不是内阁三位阁老中的其中一位,便是内廷中某位能掌人事拥有多名内线的太监!”

此话一出。

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与冯保都看向刘应节,没想到对方竟怀疑到了自己头上。

沈念细细一想,发现刘应节所言有些道理。

整个大明,能在短时间内篡改三法司存库卷宗的人,绝对是大权在握,要么有门生故旧在三法司,要么有线人在三法司。

内阁与司礼监确实拥有这个条件。

小万历微微撇嘴。

“你怎么不怀疑朕呢?你怀疑他们,可以没有证据,但总要有动机吧!内阁与司礼监去救一个杀人如麻的河间府小商人的目的是什么?”

“臣暂时不知,臣只知若将所有不可能的情况排除,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臣建议,陛下下旨命令北镇抚司与三法司立即联合调查内阁三位阁老与司礼监的多名掌权太监,并让他们全力配合。”

“朕不接受你的建议!无凭无据,连三位阁老都要调查,还有规矩吗?接着查,三日之后,若再查不出嫌疑人,你们便来领板子!”

小万历甚是生气。

无凭无据。

他绝不可能让内阁与司礼监接受调查,因为这两个衙门是他的左膀右臂。

就在这时。

锦衣卫百户,当下小万历身边的大红人石青突然请见。

他也在奉圣命调查此事,不过更侧重于河间府那边的消息。

“宣!”

石青大步走到大殿内,拱手道:“陛下,臣发现了一些线索,需单独汇禀陛下!”

小万历微微皱眉。

“他们都不是外人,但说无妨!”小万历对殿内这些人都非常信任,包括冯保。

石青当即汇禀道:“臣在河间府多番探查,发现死囚尚渠东去年年底被打入死牢后,妻子带着女儿回了娘家,与他断绝关系,但他还有一个名为徐三娘的外室!”

“七月底,徐三娘变卖了她在河间府的宅院、商铺,离开了河间府。然后有人发现她在八月二十一日曾去过……去过武清伯的宅邸,臣当下正在命人寻她!”

“另外,在她去武清伯宅邸的第二日,武清伯便前往禁中,觐见了太后,至于在内廷他还见了谁,臣就不知了!”

……

听到“武清伯”三个字。

大家几乎不约而同都会想起三个词:贪财、好色、吝啬。

这位太后的亲父,小万历的姥爷,已经过得锦衣玉食,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仍视钱如命。

这一刻。

小万历有些懵,然后看向不远处的冯保。

“大伴,那日武清伯见母后,是不是他建议以“为朕大婚祈福”之由,取消今年的秋后问斩之刑!”

小万历怀疑此事乃是武清伯的手笔。

“是!”冯保犹豫了一下,接着道:“武清伯觐见过太后,还与司礼监文书房太监孙得胜聊了许久。”

当刑科给事中王纪向小万历汇禀此事时,冯保已想到了武清伯,但他想着为李太后隐瞒。

而此刻,俨然到了站队的时候。

他作为伺候小万历的宦官,自然要选择小万历而非李太后。

这一刻。

殿内众官员的脑海里都生出一份此案的过程情况。

死囚尚渠东的外室徐三娘卖尽家产,前往京师贿赂武清伯,欲在秋斩前解救死囚尚渠东。

武清伯揽下此事后。

先是利用李太后的崇佛爱好,建议她下旨废弃今年的秋后问斩之刑。

然后在未得逞的情况下,驱使太监孙得胜利用手中内线,修改三法司与地方的死囚卷宗。

当下,孙得胜掌控着李太后的许多线人,而这些线人分布于京师的各个衙门中,外加孙得胜可打着李太后的名义做事,做此事并不难。

李太后不可能做这种篡改卷宗之事,因为她知晓此事的严重性。

但武清伯却极有可能。

“传孙得胜!”小万历无比气愤地说道。

他没想到查来查去,最后竟查到了内廷,查到了李太后身上,查到了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

这一刻。

三大阁臣、三法司主官、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还有沈念,全都苦着脸。

此事若真是武清伯李伟为财为之。

如何判处,将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时。

小万历也有些后悔没有令石青单独汇报,他给了冯保一个眼神,后者立即快步朝着侧门走去。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