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谈崩!三法司:夺爵驱逐;小万历:
笔趣阁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68章 谈崩!三法司:夺爵驱逐;小万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8章 谈崩!三法司:夺爵驱逐;小万历:

不想错过《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九月初三,午后。

北镇抚司将河间府死囚卷宗篡改案的审讯文书交给了三法司复核。

刑部尚书刘应节、大理寺卿陆光祖、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三人看罢,差点儿没有气晕过去。

北镇抚司审讯过后,得出的结果是——

武清伯李伟心地仁善,被收受万两白银贿赂的管家冯三蒙蔽,以为死囚尚渠东罪不该死,可怜其妻(外室)徐三娘孤苦无依,故而提醒圣母太后:皇帝大喜之年,应取消秋后问斩之刑。

之后,在李太后收回口谕后,司礼监文书房太监孙得胜为巴结武清伯,动用厂卫线人,篡改死囚卷宗。

此事泄露后。

孙得胜为防徐三娘告发,便命人将其杀害,并运到城外私埋。

与此同时。

三法司与河间府内篡改死囚卷宗的执行者已被抓入诏狱,全部承认孙得胜为幕后指使者。

武清伯在诏狱内痛哭流涕,称自己误信人言,犯下大过,丢了皇家脸面,请求对其重惩。

……

这份卷宗,证据完整,条理清晰,细节充实。

一言以蔽之。

“钱是武清伯的管家冯三收的,坏事是孙得胜做的,人也是孙得胜派人杀的,武清伯李伟完全是受人蒙蔽,做好事未遂。”

刑部尚书刘应节抚着胸口,有些气喘地说道:“我想过北镇抚司会将此事的主罪定在孙得胜身上,但没想到他们可以无耻到称武清伯一点罪都没有,那行贿的一万两银子若不是他收的,我一头栽死在玉河里!”

“这……这……是让咱们三法司丢尽脸面后,还被当作大傻子!”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也无比气愤地说道。

“走,咱们去内阁,要求重审此案,只要武清伯落到咱们手里,就能查出不一样的结果!”大理寺卿陆光祖一脸笃定地说道。

这时。

左都御史陈瓒摇了摇头,道:“去内阁,不如直接去禁中!”

另外两人思索了一下,然后点头同意。

去内阁,三大阁老大概率会秉承“以大局为重”的态度,解决此事。

而去禁中,却可以将此事闹大。

三人情绪如此激烈。

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大明司法的公正,另一方面是若以此卷宗定罪,天下人会戳着三法司的脊梁骨骂的。

三人秉持的是:过程必须公正。

重案轻惩,如何减罪,那是皇帝的权力,但过程中出现徇私枉法,案件存伪,则是三法司监察不利,是他们的问题。

他们必须保证自己负责的环节是公正的,不然三法司以后很难有公信力。

……

片刻后,三人来到文华殿。

除小万历外,冯保与曹威也在大殿内。

陈瓒率先开口道:“陛下,北镇抚司查案草率,三法司怀疑供词失真,特恳请驳回此审讯文书,将此案转交三法司重审!”

“大胆!北镇抚司,陛下直管,三法司有何资格质疑?”曹威瞪眼说道。

刘应节对上曹威的眼睛。

“此事关系大明司法,且三法司乃是陛下钦定的复核衙门,我们没资格质疑,谁还有资格质疑?”

放在嘉靖朝或其他皇权鼎盛的时候。

三法司是没有胆量与北镇抚司对着干的,因为后者代表的是皇权,他们执行的所有事情都是皇帝的指令。

北镇抚司甚至编个理由就能将三法司的主官投入诏狱之中。

但当下,小万历未曾亲政,其皇权受内阁与六部压制,北镇抚司还没能力完全压制三法司。

更何况,三法司还占着道理呢!

这时。

大理寺卿陆光祖站出来道:“陛下,臣怀疑北镇抚司镇抚使曹威审讯不公,有徇私行为,臣恳请罢去其主审河间府死囚卷宗篡改案之职!”

小万历阴沉着脸色。

“待元辅到殿,再议此事!”

很快。

张居正来到文华殿前,随行的还有沈念。

沈念乃是奉张居正之令,入殿记录起居注。

下午若是小万历的私人时间,多由《内起居注》记载其言行,而今涉及朝事,便需要沈念前来记录了。

就在张居正带着沈念欲入殿之时。

冯保从殿内走出,出现在二人面前。

“张阁老可进,沈侍讲不可进!”

沈念微微皱眉。

他不能进,说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小万历不想被记录在起居注上。

“冯公公,记录起居注乃是本官之责,即使陛下也不能阻拦吧!”沈念说道。

张居正也看向冯保。

他还想凭借沈念记录起居注来压制小万历的任性行为呢!

冯保不紧不慢地说道:“依照我朝常例,陛下宣阁臣召对,起居注官可不侍立于近旁,之后由阁臣整理起居注内容即可。”

听到此话,张居正与沈念都无言反驳,朝中常例确实有这一项。

当即,张居正大步走进大殿。

冯保看向沈念,道:“沈侍讲,你是了解陛下的,当下没有人能置武清伯于死地,你应为陛下分忧,而不是跟着添乱!”

沈念微微摇头。

“冯公公,此次若不重惩武清伯,依照他的性格,以后可能会犯下更大的过错,圣母太后与陛下能一直都护着他吗?是维护大明律重要还是维护武清伯重要?”

冯保没再理会沈念,转身走入殿内。

而沈念则就站在殿外等候,稍后即使张居正不告知他实情,三法司这三个愤怒的老头,也会告知沈念实情。

沈念知晓当下无法判处武清伯死刑。

他只求能罢黜武清伯爵位,如果能将其驱逐出京,那就更好了。

……

文华殿内。

待张居正看罢那份审讯文书,小万历开口道:“元辅,您觉得该如何做?”

张居正的意见非常重要。

也只有他能将朝堂内小万历不喜的声音全压下去。

张居正缓了缓,郑重拱手。

“陛下,臣以为三法司所请没有问题,此案理应交由三法司重审!”

张居正能接受小万历轻惩武清伯,但不能接受北镇抚司将大明司法视为儿戏。

听到此话,三法司三人都不由得挺起胸膛。

若张居正不支持他们,他们接下来要弹劾的便是张居正。

为了大明朝堂稳固,张居正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小万历面带愁色,道:“自母后知晓武清伯犯下此等过错后,哭了整整两日,精神状态甚是不佳,朕也无心朝政……”

小万历说了一大堆卖惨的话语,但张居正与三法司都没有搭话。

殿内骤然变得安静下来。

小万历无奈,扭脸看向不远处的冯保,冯保朝其点了点头。

“咳咳……”

小万历干咳两声,道:“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份审讯文书并不是真的,是朕令曹威修改过的,真实的审讯文书在朕这里,朕前晚曾亲自审问武清伯,他绝不会对朕说假话,你们都看一看吧!”

听到此话,张居正与三法司三人都一脸无奈地抬起头。

小万历此举乃是大过错,他将自己卷进来,乃是为了轻惩武清伯。

这种歪招,定然是冯保教的。

当即,冯保将一份审讯文书递给了张居正,张居正迅速看完后,递给了三法司的三大主官。

这份审讯文书与上份内容不同的是:

武清伯承认是为了一万两白银而帮助徐三娘,入宫称小万历大喜之年,理应取消秋斩之刑。

至于篡改死囚卷宗,则仍与武清伯没有一点关系,全然是孙得胜指使。

张居正知晓,此审讯文书不一定为真,但却是小万历的底线。

篡改死囚卷宗的罪名,武清伯是绝对不能认的。

认了就是死罪。

小万历见三法司三人面色阴沉,皱起眉头,对这份审讯文书似乎也不满,当即道:“此乃朕亲自审问得知,你们若还有质疑,可以连朕一块儿审问!”

“臣不敢!”陈瓒三人连忙跪在了地上。

张居正犹豫了一下,然后拱手道:“陛下,臣对此审讯文书无异议,既然是陛下亲审,臣以为无须再经三法司重审!”

张居正最终还是选择了以大局为重。

若处死武清伯,李太后绝对会与前朝闹翻,到那时,整个朝堂恐怕都要大乱了。

陈瓒三人互视了一眼后,陈瓒拱手道:“陛下亲审,臣等自然不敢有异议,依照此审讯文书,武清伯所犯罪名为收受贿赂,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惩处?”

三法司三人知晓无法处死武清伯,故而退一步,想看一看小万历如何为其定刑。

小万历缓了缓。

“武清伯也是受人蒙蔽,其受贿的一万两已然交出,认罪态度也很好,外加外戚本就有轻惩之特权,朕决定罚其一年俸禄!”

听到此话,陈瓒三人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罚俸一年,能成为惩罚吗?

刑部尚书刘应节重重拱手,道:“陛下,依大明律,此等罪名,即使贵为外戚,也应重惩,臣建议剥夺其爵位,贬为庶民,驱赶出京!”

“臣附议!”

大理寺卿陆光祖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同时拱手。

小万历站起身,面色阴沉。

“不可能,绝不可能,那是朕的外祖父,是生养母后之人,朕怎能如此对他!”

砰!砰!砰!

刑部尚书刘应节、大理寺卿陆光祖、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三人将头磕在地上,不再抬起。

寓意很明显。

小万历若不答应他们的请求,他们便一直这样跪着。

“哼!”

此刻的小万历也动了怒,长袖一甩,直接朝着偏殿走去。

张居正想了想,快步朝着偏殿走去。

当下这个僵局,无论他能不能解,都只有由他来解。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