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反转!小万历:让小丑皆浮出水面
笔趣阁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73章 反转!小万历:让小丑皆浮出水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 反转!小万历:让小丑皆浮出水面

不想错过《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九月十六日,沈念停职待家的第二日。

因民间小报爆出的细节甚多。

且朝廷已确定尧东商行的东家就是沈念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易。

官场民间对他的批判愈加激烈。

通政使司,奏疏成堆;街头巷尾,骂声不断。

官吏士子骂他是伪君子,商贾小民称他是巨贪大恶。

京师的民间小报不断刊载从不同角度批判沈念的诗词文章。

一些无耻文人知晓写文攻击沈念便能够获得关注,获得稿酬,为博名利,不惜胡编乱造。

有人称沈念在京师藏有外室,有人称沈念花钱雇人扬名,还有人称沈念父亲曾以重金贿赂朝内高官,将沈念诋毁得一无是处。

自百家议政之后。

朝廷对民间言论的约束愈加宽松,使得一些人信口开河,无中生有。

外加沈念青年得志,才情谋略碾压诸多官员。

很多人都想看到他从青云端摔下万丈深渊的模样。

而沈念回家后,便没有再关注外面的流言。

他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日常变成陪母亲、陪媳妇、陪儿子,过得非常惬意。

他相信,朝廷定然会还他清白。

……

午后,翰林院,庶常馆。

二十八名庶吉士,或坐在桌前撰写教习们为他们布置的功课,或两三人聚在一起讨论从内阁大库抄录而来的奏疏,或两人四眼相对,唾沫横飞地辩论着某件事情……

学术氛围甚是浓厚。

就在这时。

庶吉士张志(三甲九十八名)突然站起身,指着庶吉士(二甲第三名)冯梦祯说道:“开之,莫再为那个伪君子找借口了!民间小报之言或许不可信,但尧东商行疯狂扩张,那伪君子的父亲与岳父是尧东商行的东家已确定无疑,这足以证明一切了!”

“他不配再做我们的教习,我觉得,我们应顺从民心,立即联名弹劾他,让这种伪君子彻底离开朝堂!”张志提高了声音说道。

听到此番话,众庶吉士都起身看向二人。

冯梦祯摇了摇头。

“莫一句一个伪君子!沈侍讲是我们的教习,是我们的恩师,朝廷尚未将此事调查清楚,我们不应听民间街头的流言,人云亦云!”

“恩师?那是你的恩师,我以拥有这样的教习为耻!”张志反驳道。

张志今年三十五岁,在众庶吉士中算个老大哥,一直都很轻视二十七岁的沈念。

听到此话。

庶吉士汤显祖(二甲第一名)面带愠色地走到他的面前。

“张志,我相信沈教习的人品,此事定有隐情,上奏弹劾是你的自由,但你若胡乱编排,以一些街头流言为证据,事后,我必将弹劾你!”汤显祖瞪着眼睛,非常严肃。

“哼!汤义仍(汤显祖,字义仍),在座的都知你与那伪君子交情匪浅,如今你的靠山即将倒塌,是不是坐不住了?”

唰!

张志突然间爬上书桌,一脸兴奋地看向众庶吉士。

“诸位,尧东商行之内幕,已完全被百姓们挖出来了!沈念这种伪君子必将被罢黜,不如我们当下联名弹劾他,让朝堂百官与天下百姓看一看我们这届庶吉士为大义而灭伪师的精气神!”

其话落之后,无一名庶吉士响应他。

“怎么?你们是不敢吗?这种伪君子注定是要遗臭万年的,我们站在正义这一方,站在天下百姓这一方,不会有人敢针对我们的!”

他说完后,依旧没有人理会他。

沈念在众庶吉士心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

这时。

站在一旁一直撇嘴的张嗣修站了出来。

“张志,莫将自己说得那么伟大,你不就是想踩着沈侍讲扬名立万吗?我觉得你打错算盘了,我也相信沈教习的人品!”

张志张了张嘴,没敢反驳张嗣修。

他不愿与首辅的儿子交恶,并且对方一下子就说中了他的真实目的。

他在众庶吉士中,学识、人脉、财力等都属于中下等。

若不博得名望,做出不寻常之事,日后留馆的可能性极低。

他没有理会张嗣修,而是环顾四周,挺着胸膛说道:“吾为私还是为公,不久后诸位自会知晓,你们无胆弹劾那个伪君子,那便由我来弹劾!”

“还骂?”

冯梦祯听到张志还在称沈念为“伪君子”,一怒之下,朝着其所站的桌子使劲一拽。

顿时,张志站立不稳,从上面摔了下来。

汤显祖心善,担心其脑袋磕在地上,连忙扶住了他。

可惜,张志根本不领情。

他先是一把将汤显祖推开,然后举着拳头便冲向冯梦祯。

这群庶吉士打架已不是一次两次了。

冯梦祯也不甘示弱,当即与其扭打起来。

“冯梦祯,没想到你也如此谄媚那个伪君子,接下来,我连你一块儿弹劾!”

一旁。

汤显祖听到张志还在辱骂沈念,当即忍无可忍,也举着拳头冲了上去。

砰!砰!砰!

张志体虚,根本就不是冯梦祯与汤显祖的对手。

不多时。

他便被打倒在地上,捂着脑袋、蜷缩着身体惨叫起来。

就在这时。

掌翰林院事的翰林侍读学士申时行快步走了过来。

“停下,都停下!再不停下,本官将你们立即逐出翰林院!”

听到此话,三人才停了下来。

申时行了解过此事的来龙去脉后,看了一眼鼻青脸肿的张志,面带睥睨,觉得自己应该再晚些过来。

他缓了缓,说道:“任何一名庶吉士都有上奏谏言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但是,陛下已禁止官员私议此事,在庶常馆,不准再议此事,谁想上奏弹劾,写完奏疏交到通政使司即可,无须与别人商议!”

“是,申学士!”众人同时拱手。

当即,张志便一脸不服气地去撰写弹劾奏疏了。

……

而此刻。

通政使司的官员们在冯保的亲自监视下,正在检阅弹劾沈念的奏疏。

那种依据民间街头之言,要求严查尧东商行、严查沈念之责的奏疏,小万历是能接受的。

但是那种捕风捉影、添油加醋、无凭无据针对沈念的非科道官的奏疏,小万历定是要重惩的。

他与内阁有时甚是忙碌。

就忙碌在这种无根无据、全是杜撰猜测的奏疏上。

撰写这种类型奏疏的官员,心怀叵测,不为公而为私,不查不足以正朝纲。

……

九月十七日,午后。

还不待朝廷将尧东商行迅速扩张的真相公布。

棋盘街上。

一个受过尧东商行恩惠的商队将尧东商行所做的帮扶小商人的善举以及对待自家伙计的恩惠讲了出来。

类似:取利一成,月钱翻倍,带薪假期,供商铺伙计儿女入学学艺等。

京师的本地商人根本不相信有商人能这样做,以为这些人定是沈念花钱雇来的,当即与他们大打出手。

令人意外的是,京师的地头蛇商人竟没能打过山东商人,反而让后者暴揍一顿。

他们刚挨完揍。

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便将双方全都抓走了。

这些京师商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当下若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尧东商行帮扶过的地方诋毁尧东商人,那些被帮扶过的商人、百姓能将他们打得下半生难以自理。

尧东商行靠着独特的经营方式,已经博得了无数百姓的认可,诋毁尧东商行,就是在砸他们的饭碗。

……

九月十八日,清晨。

曹威奉小万历之命,将对尧东商行的调查结果张贴在大明门、翰林院衙门、顺天府衙门、大明门等地的公示处。

此公告,详细讲述了尧东商行为了朝廷即将施行的一条鞭法,振兴北方商贸所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扶植地方小商人、贯彻执行《恤民养工令》的诸多条例。

一言以蔽之:货通北方,让利于民,为朝廷做事,为新政贡献。

而尧东商行之所以能做别人不敢做的生意,敢令别人不敢招惹的地方商贾妥协,使得许多州府县乡的官员相帮。

一方面是得民心;另一方面是他们背后的靠山是小万历。

小万历告知天下商人。

“尧东商行,为朝廷、新政、大明北方无数商贾,无数百姓而立,独不为己,独不为利,实为天下商人典范,朝廷自当扶植,若其它商人也能为大明天下而经商,朝廷也愿扶植他们!”

此公告一出,所有诋毁辱骂沈念的人都沉默了。

这一刻,他们都是小丑。

这一刻,他们的种种愚蠢行为使得沈家人更加伟大。

很多人默默撕毁了手中诋毁沈念的小报,很多人将自己关在家中不敢出门,还有很多人在街头巷尾人流拥挤处,向沈念致歉,深深忏悔。

与此同时。

尧东商行做事的诸多细节以及沈母在钱塘多次行善曾被誉为钱塘女菩萨的事迹都被曝光了出来。

街头巷尾,风向大变,全都是夸赞沈家的声音。

有些百姓,心肠并不坏。

只是过于热血,过于情绪上头,前两日,骂得最狠的是他们,而今日,夸赞得最猛烈的也是他们。

近午时。

朝廷公布了添油加醋罔顾事实弹劾沈念的官员名单,对他们罚俸一个月。

百姓编造谣言,乃是无知,但朝堂官员恶意诋毁同僚,用词夸张,实为不可饶恕的大过错。

一时间。

各个衙门的官员也都议论起来。

“经此事后,尧东商行必将发展得更快,有陛下当靠山,天下还有他们做不成的生意吗?”

“唉!我何时能拥有这样的父亲与岳父呢?这下子,即使沈侍讲不努力,擢升速度也要比我等快得多!”

“我爹也想不为家族做生意,专为朝廷做贡献,但……但我家没钱啊,人家沈侍讲的父亲与岳父已经吃喝不愁了,这样做,完全是为沈侍讲博得一个更好的前程,咱们根本没有这个条件啊!”

……

很快,沈念也恢复自由身,重新回到了翰林院。

他经过申时行的一番讲说,才知小万历一直在帮扶尧东商行,才知小万历之所以在三日后才公布,乃是为了惩治一番那些上奏喜欢颠倒是非,攻击别人的官员们。

小万历这一招,可谓是一箭三雕。

其一,震慑百官,让那些捕风捉影喜欢攻击同僚的官员产生了忌惮。

其二,尧东商行名气大涨,朝廷的帮扶将从暗中转到明面上,北方商贸将会迎来蓬勃发展。

其三,沈念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名望,在朝堂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且会更快地节节高升。

……

午后,翰林院,沈念的公房内。

沈念正在处理公文,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道响声。

“噗通!”

沈念朝着门口一望,发现庶吉士张志跪在了门前。

“沈教习,学生错了,学生错了,学生受了蒙骗,学生无知,学生不该上奏诋毁您!”张志朝着地上重重磕头。

沈念经由申时行告知,已知张志对他的弹劾。

是非不分,煽风点火,欲借助背刺恩师获得名望。

此等行径。

与去年的刘台弹劾张居正几乎一模一样。

成则功成名就,名垂青史,败则声名狼藉,人人喊打。

沈念只需一句话,就能让申时行将他驱逐出翰林院,拿掉他庶吉士的身份。

沈念看向他。

“张志,你不是受到了蒙骗,也不是无知,而是你太想扬名,你的心坏掉了!”

“是,是,我……我不是人,我……我不是人!”张志朝地上猛地磕头。

“够了!”

沈念冷喝一声,将他这番怯懦的行为叫止。

他本来还想教导一番张志后便原谅他。

但见对方为了仕途,浑身上下没有一根硬骨头,不由得心生厌恶。

“你回吧!应如何惩罚你,庶常馆自有条例!”

听到此话,张志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若依条例,就凭他诋毁师长这一条,就能将他逐出翰林院,罢掉庶吉士的身份。

没有了庶吉士身份,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三甲进士,外加犯下此等过错,日后大概率是要在某个穷乡僻壤任职一生了。

张志见沈念将脸扭到一旁,不愿理会他,只得站起身,一脸绝望地离开了。

沈念望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

官场之中,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犯下的过错担责。

一些心性坏掉的官员,朝廷是不敢重用的。

张志不是走错了一步才酿成今日的后果,而是以前的路便已走歪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