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富僧赛地主!沈念:佛法不能违王法
不想错过《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三月底,天气逐渐升温。
京师内外,草木绽绿,鸟雀啁啾,处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全国丈田的进度与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反馈到了京师。
在沈念所提的“设虚田税,置霸田碑、黜科考权”的抑兼并三策下,地方州府加大监察力度,并未出现往昔经常出现的“飞洒、诡寄、虚悬”等恶意隐藏土地的情况。
大多数宗室、士族、豪强都非常老实。
但是。
底层官员胥吏与乡绅地主勾结,行贿受贿或敲诈的事情却多了起来。
有地方胥吏明码标价:只要出银行贿,记录在册时,良田能变瘠田,甚至变为荒地、河滩。
比如,一百亩良田能上报为五十亩瘠田,万亩良田能上报为千亩良田。
以此逃税。
更有甚者,在丈田上做文章。
丈量一亩田,要求百姓缴纳丈量费三分银,不交,便依照“欺隐田地”处理。
将朝廷的新政之策,做成了谋私利的生意。
此外。
还有一些地主,传播谣言,称丈田之举乃是为加税于民,煽动百姓抵制,使得一些百姓闯到衙门反抗,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
各地州县主官。
特别是年初新任职的一群进士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皆非常干脆果断。
宗室阻挠,向小万历反映;上官贪污,汇禀监察御史与地方巡抚;底层胥吏敲诈受贿,直接施以重惩。
小万历与内阁的态度也都非常强硬。
凡阻挠丈田者,一律重惩。
像曾在靖难之役立过特殊功绩的山东阳武侯薛禄后裔,仍想保留额外优免之特权,小万历直接命锦衣卫传达口谕将其臭骂一顿,并对当家人笞六十。
像池州知州郭四维、安庆知府叶梦雄、松江知府阎邦宁等地方主官因为执行清丈不力,远落后于其他州府,直接被小万历一撸到底,免了官职。
至于地方胥吏。
有些根本无惧罢职,无惧被廷杖,还幻想着苦了自己、幸福全家。
然新到的地方主官们,根本不给他们将受贿之财转移的机会,一旦发现有受贿之举,全家都要受到惩处,受贿之钱,即使砸锅卖铁,也必须全部吐出。
丈田全国之时,不允许任何人薅朝廷羊毛,薅百姓羊毛。
……
历来新政之法,都是开端最难。
但只要朝廷表现出决绝而不动摇的态度,最多半年,丈田事宜便能步入正轨,越来越顺。
就在沈念以为全国丈田不会有太大变故时,变故还是发生了。
且就发生在京师。
四月初一,近午时。
顺天府府尹金立敬呈递奏疏,称——
前日,顺天府负责丈田的官员胥吏在城外丈田期间,经百姓举报,京师西山众寺院存在隐田逃税现象。
顺天府经历司知事袁一山前往探查时,遭到寺僧阻挠,不但不令其丈量田地,还称要向僧录司举报顺天府官员胥吏亵渎佛门清净。
袁一山无法丈量,只得将此事汇禀给了顺天府府尹金立敬。
金立敬当机立断,带着主管京师寺院的僧录司官员前往京师西山,诸多寺庙聚集之处。
金立敬本以为如此便能清丈寺田,将隐田找出。
哪曾想。
一众僧人在寺田前挂了一个“圣母御赐之田”的牌子,并在寺田前,念诵佛法,阻挠清丈。
并称若圣母太后言说众寺院兼并了私田,他们才能允准顺天府丈田。
圣母,便是小万历的圣母,慈圣宣文皇太后李太后。
李太后甚是崇佛。
经常前往西山的寺庙礼佛,也多次赏赐田地,至于赏赐了多少,她可能自己都不知晓。
金立敬通过百姓之言及查阅一些土地变卖的契约书。
发现京师西山的碧云寺、戒台寺、万寿寺、遗光寺、长安寺、潭柘寺等十余家寺院拥有寺田五千亩到上万亩不等。
李太后显然没有能力赏赐如此多的良田。
但有“圣母御赐之田”的牌子在,金立敬便无法丈田,只能向上汇禀,确定解决方案。
沈念看到此奏疏后,不由得思索起此票拟应如何写。
当下,寺院田地分两种。
一种是皇家赏赐之田。
经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下诏:钦赐田地,税粮全免。
一种是寺院自置田。
这类田地在洪武时期也完全免税,但因日积月累,寺院兼并田地太多,在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规定每座寺观仅能保留60亩免税田,余田按民田征税。
然而,此条法令施行困难,遭到天下僧人的反对,他们私下兼并田地,且不上税。
于是,在成化十六年(1480年),朝廷再次放宽界限,寺庙自置田500亩以下免税,超出部分征税50%。
有此策后,执行仍旧不理想。
因为寺庙会将一些自置田谎称为皇家赏赐田。
外加朝廷在抑制兼并田地之策上左右摇摆,便忽略了寺田,使其疯狂扩张。
而今,京师西山的自置田远超过朝廷设置的免税线。
若让李太后确认这些田是不是“圣母御赐之田”,崇佛的李太后八成会点头,因为在她眼里,若说出有损佛家的话语,会倒大霉,死后会入地狱的。
所以,此事根本不可能指望李太后的一句话解决。
朝廷之所以对寺庙免税并赐田。
一方面是因太祖朱元璋尊佛;另一方面是因寺院承担着救灾、教育、为考生提供住宿、收容流民的职能。
但发展到如今。
诸多僧侣不耕而食,雇佣佃农耕地,收入全揽自己手中。
一些寺庙的主持,富有堪比大地主。
……
近黄昏。
沈念与一众票拟检详官写了一道票拟。
“佛法不违王法,恳请先丈京师西山众寺院田地,而后确认是否为兼并之田。”
内阁与票拟司意见一致。
只要清丈一遍,得出准确数字,然后从内廷记录在册的赏赐之田计算出皇家赏赐田,剩余的便都是自置田。
口头赏赐不算。
依照朝廷的政策,为寺院留五百亩自置田后,其余全部回收归公。
……
翌日清晨,日讲之后。
文华殿内。
沈念侧立于一旁担任起居注官。
小万历翻到有关京师西山众寺院阻挠丈田的奏疏后,想了想,将其交给了冯保。
冯保看完后,立即明白小万历想问什么。
李太后所建寺院极易对寺院的赏赐,全都是内廷办的。
“陛下,京师西山寺院的那些寺田实乃一笔糊涂账,当下很难确定哪些是赏赐田,哪些是自置田。”
“老奴建议,若僧人们反抗不是很激烈,可依照此票拟去做,若反抗激烈,理应网开一面,不然……不然圣母太后她老人家再去寺院为陛下祈福,恐怕……恐怕……”
冯保欲言又止,但已将意思表达得明明白白。
若将西山寺院一众阻挠丈田者,抓一批,惩一批,那将是对佛法的不敬,李太后必然反对。
小万历想了想,看向沈念。
“沈卿,朕的意思是先清丈寺田,一些算不明白的便算赏赐之田,之后,命户部编写《寺院田亩册》,禁止再有兼并之田,流入寺院,你以为如何?”
小万历此话。
意味着是要对寺庙兼并之田网开一面了。
沈念重重拱手。
“陛下,当下天下寺院的兼并之田甚多,有地方甚至能占民田之三成,若都算赏赐之田,日后统计清丈之田时,又是一笔糊涂账,陛下可是许诺过,一丈一尺,皆百姓膏血,务必丈量清楚!”
小万历面带无奈,想了想道:“先清丈完数量再说吧,明日……明日让马阁老带队丈田,那群僧人绝不敢阻拦阁臣!”
小万历犹豫了一下。
他本想说令马自强奉旨丈田,但又觉得一旦奉旨,就相当于无视了“圣母御赐之田”的牌子,对李太后缺乏尊重。
沈念瞬间便听出了小万历的想法。
其微微拱手。
“陛下,马阁老与吕阁老都有些信奉佛老之学,臣举荐殷阁老前往!”
一旁。
冯保连忙补充道:“陛下,殷阁老前往,恐怕……恐怕要动粗,西山的寺院大多都是圣母太后她老人家建起来的,不能有太粗鲁的动作,影响佛门清净!”
殷正茂要去,绝不会与僧人多言。
可能直接将僧人们赶到一边,然后粗暴丈田,甚至有可能抓到几个审一审,确定哪些是僧人自肥的兼并之田。
若弄出了血腥,估计李太后将忏悔许久。
小万历面带无奈。
“那……那……大伴明日随他同去吧!”
小万历说完后,又撇嘴道:“你二人在一起,恐怕也会吵起来,沈卿,明日你们三人同去,你的任务是不能让殷阁老与大伴争吵起来,更不能与僧人发生辱骂动手之事,就是看在太祖老人家的面子,也不能在佛门动粗!”
“臣遵命!”沈念重重拱手。
……
翌日,清晨。
殷正茂、冯保、沈念、金立敬,外加一群锦衣卫和丈田的胥吏齐齐奔向西山。
殷正茂、冯保、金立敬、沈念四人同坐一辆马车。
金立敬说道:“殷阁老、冯公公、沈侍讲,当下西山有十三座寺院,众寺院以戒台寺为尊,只要咱们能说服万寿寺的掌管钱财的‘知库’和掌管田产的‘庄主’,便能使得其他寺院妥协。”
“咱们便直接前往戒台寺吧,若商谈愉快,没准儿午时,我们还能尝一尝那里的素斋呢!”
殷正茂胸膛一挺。
“与他们有什么交谈的,直接去戒台寺的寺田丈量,待他们站出来反对再说!”
听到此话,冯保顿时急了。
“殷阁老,如此,不是抢田打架吗?戒台寺乃佛家圣地,在礼佛者心中,地位比去年建成的皇家寺庙万寿寺还要崇高,若扰了佛门清净,我回去便弹劾你!”
自万历年始,戒台寺愈加香火鼎盛,乃是李太后常去礼佛之地。
殷正茂见冯保黑着脸,当即笑着解释道:“冯公公放心,老夫绝不会动手,今日要将这些僧人打一顿,恐怕用不了多久,天下所有的僧人都要念经诅咒老夫了!”
“老夫不会动粗,只是觉得在寺田里谈,更舒服一些,也不会惊扰佛门清净,没准儿他们惧怕冯公公之威,不敢出来,直接就同意我们丈田了!”
当即,冯保不再说话。
殷正茂看向金立敬。
金立敬立即掀开门帘,朝着外面的马夫说道:“直接去戒台寺的寺田!”
……
日上三竿,天气逐渐温暖。
众人来到一大片良田前。
遥遥望去,麦子一片翠绿,长势正好,一看便是肥沃之田。
殷正茂忍不住感叹道:“这样的田地若让百姓种了,百姓够吃,又够交税,比让这些只吃不吐的僧人来种要强多了,真是可惜啊!”
一旁,冯保黑着脸,他对殷正茂的所言所行,皆不认可。
“开始丈量!”殷正茂高声道。
就在一众胥吏持工具刚刚入田之时,数名僧人狂奔而来。
其中一名和尚高声道:“此乃圣母太后所赐之田,没有看到前面竖着的牌子吗?岂容得你们丈田,惊扰佛门清净!”
殷正茂大步走出,高声道:“老夫乃是殷正茂,让你们的‘知库’和‘庄主’速速前来回话!”
这群和尚,身在京师,不可能不知砍头阁老殷正茂之名。
当即,便有两名和尚朝着后方跑去。
殷正茂看向刚才说话的和尚,问道:“这片田地全是圣母太后赏赐之田?”
那和尚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速速回我!”殷正茂提高了声音。
和尚有些害怕,想了想后道:“我……我不太清楚,但……但我寺之田,除了皇家赏赐之田,便是一些贵人赐予的香火田和功德田,都……都是免税之田!你们……你们丈量这些田地,会得罪神佛的。”
哼!
听到此话,殷正茂不由得冷哼一声。
对方所言的香火田和功德田,绝对是通过免税吸引民间得来的投献田,且有利益分配契约。
不过因朝廷丈田,他们更改契约,这些“投献田”便成了皇家赏赐之田或香火田、功德田。
一旁,沈念看向那和尚,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此话已记录在册!”
那和尚听到此话,立即将脑袋扭向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