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魔都征程的序幕
笔趣阁 >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 第125章 魔都征程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章 魔都征程的序幕

不想错过《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新罗酒店的VIP包厢。

姜在勋跟在金大元身后走进去时,里面已经坐了四个人——

一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性,两位穿着职业套装的女性,还有一位年轻男性正在摆弄笔记本电脑。

“那位就是华夏制片人,姓王。”

金大元低声介绍。

“王总,您好。”

姜在勋立刻上前,微微鞠躬:“我是姜在勋。”

他说的是事先练习过的中文,发音还算标准。

王制片上下打量一番后,笑着点头伸出手:

“我是制片人王磊。”

“很荣幸见到王制片,这是我经纪人金大元。”

寒暄过后,双方落座。

王磊目光如炬地看向姜在勋:

“姜先生看过剧本了?”

听过翻译,姜在勋点头道:

“是的,非常喜欢徐承勋这个角色。”

实际上,姜在勋对于剧本并未深入钻研。

毕竟刚到手不久,昨晚主要是在练习华夏语。

“哦?那我想听听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

听过翻译叙述后姜在勋微微思忖,道:

“他是一个被多重矛盾撕裂的复杂个体,也可以说是一个被时代和家庭塑造的半成品。”

姜在勋这个回答完全是耍小聪明。

因为这句话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角色身上。

金大元怕王磊制片人追问露馅,立刻接话补充道:

“我们在勋对角色研究向来深入。拍《老手》时为了演好赵泰晤,他专门去学了高尔夫、马术和贵族礼仪课。”

王磊听完翻译后,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

“《老手》是什么项目?”

金大元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准备好的资料。

因为涉及到剧本保密协议,他这份资料里只是主要突出柳承莞导演与黄政民在韩国的地位。

侧方面凸显姜在勋的背景深度。

但又明确表明姜在勋能拿到赵泰晤一角,完全是凭实力而非是靠黄政民走后门。

这番介绍显然起了效果。

王磊再次打量姜在勋时,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

“确实有股贵族特有的矫情气质,很符合徐承勋豪门继承人的身份。”

“剧本里有赛车戏。”

王磊突然问道:“姜先生有相关经验吗?”

“巧了不是。”

听完翻译,金大元滔滔不绝地解释道:

“我们在勋在《老手》里可是亲自完成了所有飙车特技!整整拍了四天夜戏!”

姜在勋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

明明用的是拖车和替身。

尽管尴尬到脚趾抓地,但面上仍保持着优雅得体的浅笑。

“为了演好画家,他现在已经开始学素描了。“

姜在勋:“……”

他昨天才买了本素描入门书,连铅笔都还没削。

金大元拍着胸脯保证:

“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合作,为了这个角色特意调整了所有行程。”

姜在勋已经完全免疫了金大元的张口就来,适时补充:

“我很期待能去华夏工作学习。”

“那么……姜先生的汉语水平如何?”

王磊话锋一转问道。

“正在努力学习华夏语,他的语言天赋很好——”

说着,金大元朝着姜在勋扬了扬下巴,示意来两句。

“我从小听外婆讲华夏的故事,对华夏文化很向往。《论语》里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见到各位,我很高兴。”

这段话姜在勋练了整整一晚上。

虽然发音生硬,但足够让人听懂。

效果立竿见影——

王磊和两位女助理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哎呀,姜演员还会《论语》!“

其中一位女性赞叹道:“真是才貌双全!“

“过奖了。“

姜在勋谦虚地低头,趁机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谈话顺利得出奇——

王磊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电影项目,从制作团队到发行计划,时不时穿插几句对韩国影视行业的赞美。

姜在勋只需要适时点头,偶尔用中文回应几个简单的词语。

会谈接近尾声,王磊示意助理道:

“把合同给姜先生看看。”

助理立刻递上中韩双语两份合同。

金大元接过韩语版快速浏览,突然皱眉:

“这里写着需要配合炒作?”

“哦,这个啊。”

王磊轻描淡写地解释:“我们女主角是当红小花,电影上映时需要一些话题度。”

他看向姜在勋:“当然,只是配合宣传。你们这边的业务应该比我们更熟练吧?”

姜在勋和金大元对视一眼。

炒CP早已成为影视宣传的常规操作,这方面韩娱确实比华娱更娴熟。

通常的操作流程是——

拍摄期:片方会故意“泄露”一些亲密花絮,比如男女主演在片场打闹、互相喂食等;

宣传期:安排主演们上综艺节目,制造暧昧互动;

上映期:通过媒体放出“疑似恋爱”的偷拍照片;

收官期:双方经纪公司发表“只是好朋友”的声明,完美收官。

这种操作既能提升作品热度,又能让演员保持“专业”形象。

可谓一举两得。

只不过。

比起韩国业内约定俗成的模糊操作。

这份合同竟将“配合绯闻炒作”白纸黑字列为条款,反倒显出几分荒诞的坦诚。

“没问题。”

金大元直接替姜在勋答应:“这是工作的一部分,为电影宣传是演员的本分。”

“爽快。”

王磊显然很满意对方的态度。

“谢谢您的赏识。“

姜在勋端起茶杯敬了敬:“我会认真对待这个角色。“

“我也期待你加入《露水红颜》剧组。”

……

会谈结束后,众人移步酒店餐厅用餐。

侍应生端上精致的韩定食——

二十多道小菜摆满整张餐桌。

前菜是九折板。

主菜是韩牛烤肉配松茸汤,甜点则是传统松糕。

“这是我们的传统宫廷料理。”

金大元热情地介绍道。

“很……丰盛。”

王磊看得眉头直跳,最终只夹了块烤牛肉。

席间话题转向电影档期安排。

“顺利的话,下周一就能完成法务对接。”

王磊擦了擦嘴角:“姜先生要周三进组。”

因为涉及到跨国合作,具体合约内容较为繁琐。

因此需要双方法务团队进行对接。

金大元与姜在勋只是看个大概。

“没问题。”

姜在勋点头应下,余光瞥见王磊助理正偷偷把辣白菜拨到餐盘边缘。

(看来华夏资方对韩餐的接受度)

(有待提高。)

晚餐在略显尴尬的氛围中结束。

临别时王磊握着姜在勋的手强调:“期待合作。“

但姜在勋分明看到他另一只手正悄悄揉着胃部。

……

回程车上。

金大元长舒一口气:“基本稳了。”

“哥,我现在压力很大。”

姜在勋靠在车座上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路灯,道:

“赛车、油画、中文,还要钻研剧本、角色分析……时间太紧了。”

金大元却不以为意:

“先上车后补票是正常的,哪个演员不是边拍边学?”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姜在勋每拍一部戏都有富足的时间筹备,理解角色,进入角色。

突然时间这么紧张有些不适应。

“对了。”

姜在勋看到路边的流浪猫瞬间想到三花,问道:“猫怎么办?”

“什么猫?”

“就是我每天照料的三花。”

“你想带去魔都?”

“可以吗?”

“跨国带猫?”

金大元从后视镜中瞥了他一眼:

“你知道手续多麻烦吗?”

姜在勋闻言打开浏览器,搜索“带宠物入境华夏需要什么手续”。

一连串复杂的流程看得他眼花缭乱——

病抗体检测、官方健康证明、入境检疫审批

除此之外。

宠物入境后还需隔离检疫30天。

“哥,如果你有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还会选择托管吗?”

“我单身。”

“打个比方。”

“非带不可?”

“嗯。”

金大元从后视镜里瞥了眼姜在勋认真的表情,叹了口气:

“行吧,我去想想办法。”

“还有隔离一个月这事怎么办?”

“找关系呗。”

金大元不以为然道:“只要钱到位,没什么办不成的。”

“谢谢哥。”

“别谢的太早。猫的事我帮你搞定,但你也得保证——”

金大元竖起三根手指:

“第一,拍摄期间开启‘苦行僧’模式。”

“第二,每天至少花两小时学中文,别到时候台词都说不利索。”

“第三,导演让干嘛就干嘛,别跟你拍《老手》似的,动不动就加戏改戏。”

韩国导演往往欣赏演员的“疯劲”,认为这是专业与热情的体现;

而华夏导演更看重演员对剧本的忠实还原,即兴发挥容易被解读为不尊重创作团队。

这种差异就像长江与汉江的水流。

看似都是水,一个流淌的都是生命源泉一个流淌的是伟哥。

《老手》拍摄期间。

姜在勋那些临时起意的表演:

比如给刘仁英加的那段吻戏、对着后视镜整理领带的病态笑容、甚至是飙车戏里癫狂的大笑——

不仅全部都会被柳承莞导演保留进正片。

甚至成为角色塑造的高光时刻。

然而,华夏导演大多奉行“剧本即圣旨”的原则。

演员擅自改戏被视为对创作权威的挑战。

金大元就怕以姜在勋这种体验派的表演习惯,倘若在华夏片场也随心所欲地加戏改戏,很可能会触怒导演。

“知道了。”

姜在勋关掉浏览器界面,道:“我会完全按导演要求来。”

金大元透过后视镜观察着后座的姜在勋。

这话听着像妥协。

但金大元敏锐地捕捉到他嘴角转瞬即逝的冷笑。

经纪人暗自叹了口气——

既要保住这棵摇钱树的表演灵气,又要让他学会在华夏片场“戴着镣铐跳舞”……

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轻松。

……

姜在勋回到圣水洞公寓时已是深夜。

客厅里静悄悄的,李圣经的拖鞋整齐地摆在玄关——

她今晚有夜戏还没回来。

换好拖鞋。

径直走向卧室。

姜在勋把自己扔进柔软的床铺,掏出手机点开kakao——

【姜在勋】:今天见了华夏制片人

消息刚发出就显示已读。

【林允儿】:恭喜呀

【林允儿】:是什么角色?

姜在勋翻了个身,把枕头垫在脑后:

【财阀继承人,画家,还有飙车戏】

这次对面停顿了几秒。

【林允儿】:飙车很危险的呀!

【姜在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总不能拿着高片酬找特技演员吧。

【林允儿】:赞!我们姜演员果然专业呢

【林允儿】:对了,我车钥匙在玄关柜里,你先熟悉熟悉跑车的感觉。

姜在勋盯着这条消息看了两秒——

(开她的跑车?)

他犹豫着回复:

【姜在勋】:这……不好吧

【林允儿】:反正我巡演期间也用不上,放着也是积灰。就当是铲屎官福利

紧接着又是一条:

【林允儿】:等等,你要去拍多久?

姜在勋删删改改,最终发道:

【姜在勋】:三个月,所以想跟你商量个事

消息刚发出,对方立刻回复:

【林允儿】:该不会是想把小公主带去片场吧?

姜在勋愣了一下,把已经输入完的“我想带它去魔都”删掉,重新打字:

【你怎么知道?】

【林允儿】:心有灵犀?

【林允儿】:毕竟当初我去日本巡演时也是这个心情。

姜在勋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几秒才打字:

【姜在勋】:可以吗?

对面几乎是秒回。

【林允儿】:当然可以呀

【林允儿】:不过……

姜在勋看到“不过”两个字,下意识绷直了背。

【姜在勋】:不过?

【林允儿】: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姜在勋皱了皱眉,手指飞快敲击屏幕:

【姜在勋】:什么?

【林允儿】:每天给我发一张小公主的照片。

姜在勋盯着这条消息看了两秒,突然笑了。

【姜在勋】:就这?

【林允儿】:怎么,嫌要求太简单?那再加一条——

【林允儿】:照片里要有你。

姜在勋一怔,还没想好怎么回,对面又发来一条:

【林允儿】:不然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虐待它?

姜在勋失笑,摇了摇头打字:

【姜在勋】:行。

【林允儿】:那就这样,早点休息。

姜在勋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了。

【姜在勋】:好,你也是。

【林允儿】:晚安

姜在勋盯着那个波浪号看了一会儿。

回了个“晚安”。

他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

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今天王磊制片揉胃部的动作——

那顿晚餐显然让这位华夏制片人消化不良。

就像姜在勋此刻的心情。

……

两天后,SEM公司会议室。

法务团队将最终版合同摊开在长桌上。

片酬税前8亿韩元,分三期支付——

开机前40%,拍摄中期30%,杀青后30%。

扣除SEM抽成和各类税费后,姜在勋实际到手约3.2亿韩元。

取景地在魔都和维也纳。

保险条款全险覆盖,甚至连化妆品过敏都保。

时间很赶。

片方要求姜在勋后天就要到魔都剧组报备。

两天半的时间。

姜在勋在脑中快速罗列待办事项:

向李圣经报备、收拾行李、办理宠物出境手续……

好像少了什么事?

他没来得及细想,签完字后就开始去筹备。

路上。

姜在勋忽然想起自己提名百想艺术大赏电视剧部门最佳新人男演员一事。

他连忙掏出手机,拨通了朴炯植的电话——

“炯植啊,有个事拜托你。”

“说。”

“百想艺术大赏那天我可能不在国内,如果获奖的话……”

“帮你代领?”

朴炯植的声音带着笑意:“行啊,不过得请我吃饭。”

“好说。”

“话说你最近在忙什么?连百想这么高曝光的行程都不参加?”

“要去华夏拍戏。”

“大发!”

朴炯植的音量突然提高:

“记得给我带几包火锅底料!”

“没问题。”

姜在勋笑道:“再给你带两瓶茅台。”

“这么爽快?”

朴炯植狐疑道:“片酬多少啊?”

“八亿。”

“……”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

姜在勋以为信号不好:“喂?”

“西八!!!”

朴炯植的咆哮差点震破他耳膜:“多少?!”

“八亿。”

姜在勋把手机拿远了些:“韩元。”

“废话!”

朴炯植的声音充满羡慕嫉妒恨:“拍多久?”

“三个月。”

“……”

又是一阵沉默。

姜在勋都能想象到电话那头朴炯植掰着手指算日薪的样子。

“呀,姜在勋!”

朴炯植咬牙切齿道:

“你最好给我带十包、不,二十包火锅底料!”

“行行行。”

姜在勋笑着挂断电话。

接下来的两天像被按了快进键。

姜在勋先去宠物医院给小公主做了全套体检,拿到健康证明后,又跑了几趟检疫局办手续。金大元托关系加急处理,总算在出发前一天拿到了所有文件。

代价是多付了三倍的中介费。

行李收拾到一半时,李圣经拎着袋东西推门进来。

“给你。”

她把手里的袋子往行李箱里一丢:“维生素、感冒药、肠胃药……”

姜在勋低头翻看药袋,里面分门别类贴着便利贴——

【感冒:一日三次,饭后】

【胃痛:发作时立刻服用】

【维生素:每天早餐后】

“.我又不是去非洲。”

“油管上说那边用地沟油做饭。”

李圣经抱臂靠在门框上:“别到时候上吐下泻耽误拍摄。”

尽管姜在勋对此不信,但并未反驳。而是把药盒塞进洗漱包:

“谢谢。”

“别自作多情。”

李圣经扭头就走:“只是怕你病死在国外,房东要重新招租。”

姜在勋看着李圣经转身离去的背影,突然开口:

“圣经啊。”

“干嘛?”

李圣经头也不回,但脚步却停了下来。

“我不在的时候.”

姜在勋犹豫了一下:“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管好你自己吧。”

李圣经的声音闷闷的:“别在华夏吃坏肚子,我可不想半夜接到跨国求救电话。”

说完。

她快步走回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