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打好根基
不想错过《我的哥哥是高欢》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五月二十八。
齐鲁大地的气温也开始逐渐攀升。
入乡随俗,高羽褪去一身戎服,换上了一身青色文人长袍,手中拿着一把羽扇,倒是别有一番风采。
羽扇纶巾,有点文人墨客笔下‘儒将’的风范。
五胡乱华后,整个北方到处都是汉夷杂处,民族融合,彼此之间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着对方,山东之地这边相对来汉人的传统文化保持的相对浓厚一点,尤其是兖州。
自晋以来,清谈玄学逐渐成为主流,传统儒学渐渐式微。
但兖州鲁郡终究是孔夫子的故乡,儒学在这一块的影响力还在,没有那么容易被取代和影响。
确实是出乎众人意料。
高羽在到达泰山郡后,停留了一个多月,期间没有任何动作,甚至都没有着急开府,十分的低调。
明眼人都清楚,元子攸对高羽寄予厚望,希望他到达山东之地后,能有大刀阔斧的动作,快速掌控山东之地,拉扯起一支强军作为洛阳的外援来与咄咄逼人的尔朱氏抗衡。
高羽却一反常态。
他甚至还有心思出城看农户们在田地里播种水稻。
兖州虽然是四战之地,但也确实是块好地方,境内水网密布,还坐拥巨野泽,便于开发水利设施,十分适合耕种,屯田。
“遵彦,你将军为何一直在泰山郡,迟迟不肯动身?开府之事也不提?我等每日只能虚度。”
崔季舒年少,性子也不够沉稳,他追随高羽前来,是想要大展拳脚。
可眼下?
每日只能在府中读书,心理的差太大。
杨愔则不为所动,依旧心无旁骛的看着手中书卷。
崔季舒则一把书卷夺走,“遵彦!”
杨愔无奈的摇摇头,“无论何事,事缓则圆。”
“三州之地何其大,天下人皆知将军要有大动作,都在看着他,越是这种时候,将军行事就越需谨慎,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你还年少,纵有天大的志向,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半刻?”
崔季舒叹了口气,“道理我亦知晓,但总得给我等安排点事做吧。”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又怎么能确定将军没有做事呢?”
杨愔罢,便将书卷给夺了回来。
无论他也好,崔暹等人也好,都没有前去进言,他们也都在观望高羽会展现出如何的手段来掌控山东之地。
天下大才都是烈马,想要驯服为己所用哪有那么容易。
也不会因为高羽虎躯一震,就心甘情愿的效忠,都是一个互相考验的过程。
良禽择木而栖。
洛阳一战让他们看到了高羽的勇武,然光靠勇武无法夺得天下,勇武到头不也就是霸王的水平,霸王最终夺了天下吗?
勇武要有,政治手腕也得要有,如此才能平衡、拉拢各方势力为自己所用。
高羽在田边看了片刻,这才转过身去,“有刘桃枝的消息了吗?”
“郎君,五日前刘桃枝便传回消息即将抵达鲁郡,想来就是这一两日便会抵达泰山郡。”
“嗯。”
高羽点点头,恰好一农户从其面前经过,日日风吹日晒,这农户脸上的褶皱如枯树树皮一般,看不出岁数,干活却十分麻利。
“长者身体倒是硬朗。”
似乎没想到面前这身份尊贵的贵公子会跟自己搭话,极为忌惮高羽身后的刘一等人,看着就不像是个善士,各个虎背熊腰,眼神中杀气腾腾,只得硬着头皮开口,“不硬朗可不行,没力气种地摘菜,会饿死的。”
“幸得羊家郎君庇佑,击退了前来袭扰的乱军,让我等可以安稳种地。”
“既能安稳种地,田中的收成如何?”
“多也好,少也好,我家就在这,为了活下去,总归是要种地的。”
高羽默然。
是啊。
总归是要种地的。
这片土地的人民就是这般质朴,有地种,不饿死,便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希冀。
便是天下太平,也需要面临天灾,况且这天下只是表面太平,随时都会再度烽烟四起。
老者的回答也是高羽迟迟不动手的原因之一。
洛阳近郊,他威名赫赫,整个南北两朝的朝堂、世家之上,车骑将军高羽勇武无双。
可对于山东之地的百姓们来,他的威望不够,甚至还不如击退邢杲的羊侃呢。
“回去吧。”
高羽带着随从们回城中。
羊侃很给面子,早就给高羽准备了一套极为豪华的宅邸,高羽倒也没有客气。
又过两日。
跟随羊家商队前往南梁经商的刘桃枝总算是归来,第一时间便来面见他所忠诚的郎君!
“辛苦你了。”
高羽看着满脸沧桑的刘桃枝,不由拍着他的肩膀。
刘桃枝虽然不用像刘一他们那般,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跟随自己征战四方,但他的日子过的可一点都不轻松。
就古代这个交通条件,长期远距离奔波,对身体的损耗一点都不比上场杀敌低。
刘桃枝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郎君,南朝岛夷处确有名为‘甘蔗’之物,此番我替郎君带了一车回来。”
“很好。”
有甘蔗,就有了制作白糖的原材料。
“建康是否如传闻那般,世家贵族喜好斗富?”
刘桃枝点点头。
高羽心中就有底了,他也不指望卖白糖能赚多少,但能够在自己最需要钱物的起步阶段缓解财务状况就行。
“对了,你从洛阳离开时,我特意叮嘱过的……”
“郎君且放心,我也已准备妥当。”
刘桃枝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道,“此事羊家郎君、娘子亦助力颇多。”
“我知道。”
高羽在山东之地毫无根基,光靠刘桃枝带了几十个人过来,哪有那么容易处理事情?
定然是有人相助。
“将你调查到的事情告知于我。”
刘桃枝便将收集来的消息如数转告。
高羽心中也大概有了个推断。
他接下来要发力的区域是便定在青州。
兖州虽好,但羊侃将兖州保护的太好了,没有遭受到太大规模的破坏,徐州又是面对南梁的前线,很容易遭到破坏,青州最好。
邢杲最初便是在青州聚众起义,因此青州被乱军破坏的最严重,而南梁大军被击溃后,大量邢杲麾下的乱军之人又跑了回来,占山为王继续为祸青州。
青州当地的世家、豪强损失严重,高羽想要推行一些政策,如府兵制,均田制受到的阻力便会很多,世家、豪强没有实力和精力来跟他作对。
均田也好,府兵制也好。
都需要对人口、土地下手,这两样可是世家、豪族的禁忌。
饶是羊家如此支持他,面对这种会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也未必会百分百的配合。
你不可能指望世家革自己的命,也不能指望资本家革自己的命。
以羊家为纽带,高羽若是学刘秀那样,跟山东本地的世家媾和,妥协,在政治权力上做出极大的让步,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掌控山东之地。
但那样所建立的势力根基并不牢固。
可能一场大败,个人威望受损后,便如苻坚那般瞬间分崩离析。
高羽可不希望辛苦建立起来的势力如前秦、后秦那般……
高羽选择了要走一条最为艰难的路。
某些事情上面他可以让步,妥协,但有的事情绝无妥协的可能!
越是这样,就越要慎重,越要徐徐图之,越要将打好、牢固根基。
“对了,郎君……”
刘桃枝突然开口道,“我来的时候,鲁郡那边十分热闹。”
“哦?为何?”
“听是来了个从西域那边前来传道的高僧,听这名僧人曾经被南梁皇帝请入宫中为其讲经。”
为萧菩萨讲经?
难不成是禅宗达摩祖师?
“这僧人叫什么?”
“菩提达摩。”
果然是达摩祖师。
这等高僧……
或许自己该去见一见?
高羽对真正的大僧没有什么偏见。
讨厌寺庙和僧众,只是讨厌那些以此为幌子,谋财的不轨之人罢了。
百姓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来支撑自己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
而且,前去拜见达摩祖师,也许自己能够借助其在佛学上的高深造诣,提前一步在这个时期就能达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呢?
若能做到‘儒释道’三教合一。
便相当于在思想文化层面提前完成‘统一’,便能以文化来建立起各族之间的认同感。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值得一试!
若是能成功,那便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