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贪
笔趣阁 > 德鲁伊仙族 > 第74章 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贪

不想错过《德鲁伊仙族》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孩子?”

李平灿点头,低声道:“哥,我觉得这孩子是个不错的苗子。”

他感应的并非应根骨或者天赋之类,而是一种生命的气息,大概是精神强度与肉体的结合,简单来说就是“精气神”充沛。

这样的人干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

但因为家境窘迫导致的营养不良,这孩子像是丢在人群中谁也发现不了的野草。

李平福相信李平灿的判断,瞅着老农父子俩。老农身上还有树枝枯草的残屑,大概是趁着农闲来镇中卖柴。

他简单问了两句,知晓这两人家住杏花村,老农名为孙大牛,孩子叫孙娃儿,家里去年为了娃儿测灵根,已是入不敷出。

只可惜孙娃儿并没有测出灵根——这也是普通人家的常态,为了一个希望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家徒四壁也在所不惜,只望子成龙,鸡犬升天。

“老叔家里几口人?”

“生活可艰难?”

“娃儿想不想练武?”

老农磕磕绊绊,神情紧张,仿佛见到大人物般拘谨恭顺;孙娃儿小脸通红,表情亢奋,看着偶像,连忙大声抢答道:“想!”

“那就跟我练练吧。”李平福神态温和。

“那…那得多少银子……”老农窘迫的缩了缩脚,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俺家没有银子哩。”

“老大哥,你怎么那么傻?李馆主看上你家娃儿,不要你银子!”

“真是走了天大的好运!”

“我家二娃咋没有被李馆主看中,我瞅着那黑娃娃,还不如我家二娃精神呢!”

……

周围镇民见他这幅怂样,纷纷恨铁不成钢。也有人心生羡慕,看着孙娃儿,恨不得取而代之。

反应过来的孙大牛带着孙娃儿激动的跪地磕头,从未想过好运降临,高兴的语无伦次。

“谢谢…谢谢大人!娃儿快磕头!”

孙娃儿脆生生的喊:“谢大人。”

谢小刀见了打趣道:“叫什么大人,该改口了,叫师父!”

“师父!”

……

李平灿微微的笑,想到了大哥拜师的场景,也是这般激动人心。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一个传承的轮回!

…………

李氏武馆开业从月初忙碌到月中,总算清闲下来,收了十多个弟子,一年进账就是将近两百两银子。

武馆刚开业,许多人瞧着热闹的心态给自家孩子报名,再过几个月热情消退,说不定就要退出了。

当然,报名的费用是不会退的。且总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武馆,就说资历最老,号称“百年传承”的白虎武馆,有稳定的三四十个弟子,维持动态平衡。

小饭馆。

李平福请谢小刀李远等人吃饭喝酒,这些日子,多亏兄弟们跑前跑后,维护秩序,不然真忙不过来。

少人年最为热忱,真挚,不求回报。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

李超好奇问道:“平福大哥,你收的那个孩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孙正的根骨不错,虽然基础比较差,但好在年纪小,吃得了苦,迟早追上那些有底子的孩子,未来肯定是我们武馆的招牌。”

李平福满意的道,弟弟的眼光果然错不了。

孙娃儿属于好养活的“贱名”,在征得李大牛同意后,他为孙娃儿取名“孙正”,希望他未来行事方正,不忘初心。

“那恭喜大哥捡到好苗子了。”

老六老六严宇飞忽然道:“大哥,武馆需要在织工坊里采买一批统一的武馆服,需要十两左右的银子,你看?”

他从小就在爹娘的豆腐坊里帮忙算账,数算的天赋不错,账本在心中一念,就能得出准确的数字。

因此李家武馆的目前的账本都归他管,他也事事跟李平福汇报。

“武馆服得买,无需精贵料子,用料选择结实耐用的。”

李平福想了想道,他不懂什么叫做心理暗示,但穿上统一样式的劲服,容易让弟子们对武馆产生认同感。

“银子你在账面上支,账本归你管,你做事,我放心。”

“没问题大哥。”

严宇飞高兴的道,他武道潜力一般,倒不如转成账房,大哥的信任,就是他的动力。

…………

严宇飞没有喝太多的酒,喝酒容易误事,耽误他给大哥办事。

等到宴散,他来到织造坊,跑了三四家店铺,细心甄别比较几种物料,发现一家织造铺子有一批陈年料子,因颜色不是时兴花色,因此卖的格外便宜。

严宇飞欣喜,他长相不错,嘴巴又甜,哄得老板娘心花怒花,且这批布料积压对老板娘而言也并非好事,双方一拍即合,定下这笔成衣单子,为李氏武馆省下了半成银钱。

做成一笔生意,整个人都有些轻飘飘的。

想到大哥欣赏的目光,不由轻哼起歌来。

眼见夜色渐暗,他交纳定金,拿好单契,回到家中,刚一进门,见到家里被赌坊的人堵着,脸色顿时怂拉下来。

“严宇飞,你小弟又欠了十两银子,签字画押了的!”

赌坊的人虎视眈眈,却没有动粗,打狗也得看主人,严宇飞背靠李平福,不好得罪。

但欠款也是货真价实的,没有过分利滚利,相当的优待了。

“今日已经是最后期限,交不上钱,也别怪我们带走你弟弟。”

“哥,救我啊!救我啊!”严宇豪惊慌的躲在哥哥身后,他不想去赌坊的小黑屋!

“飞儿,你怎么忍心你弟弟被赌坊的人带走?你可是他嫡亲的大哥啊!”

“别管这不成器的小子,我要打死他!”

娘的哭泣,爹的怒吼,破碎的瓷器……所有的声音都像来自混沌的尖叫,在严宇飞脑子里炸裂开来!

“别吵了,我给!我来给!”他痛苦的按住突突突的太阳穴。

弟弟不成器,能怎么办!

他掏出自己仅剩的存款,但不够。

又皱着眉头犹豫片刻,拿出今日为武馆省下来的银子。

反正也是自己靠本事省下来的……先挪用一点点,应该没有关系吧!

“真发财了啊?十两银子说拿就拿,你小子运气不错,跟对了大哥。”

赌馆的人惊诧,要知这严家本来是磨豆腐的,这活累极,堪称“苦刑”,也赚不了太多的钱。

本来严家两小子也得干一辈子的苦活,没想到一朝发达了!

“关你们什么事。”严宇飞语气不客气。

“哈,瞧你得瑟的。”赌坊的人对视一眼,嘿嘿怪笑,扬长而去。

等赌坊的人走后,严宇飞在家里发了一通脾气,恨恨的对弟弟道:“再有下次,我不管你了!”

严宇豪骨头轻快,笑嘻嘻的做发誓状,“哥,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还不快谢谢你哥!”严母点了点小儿子的额头,表情轻松,严父抽了会闷烟,叹了口气。

“谢谢大哥!”

见家人如释重负的表情,严宇飞神情也不由舒缓两分,但一想到怀中的单契,又觉得心情沉重,愧疚与不安无人诉说。

一件好好的事,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

次日晨时。

严宇飞拿着单契,来到老板娘的织造铺子,犹豫半响,终是道:“能否重新开一张单子,按照这布匹原来的价格……”

他话音未落,老板娘就一脸了然,笑道:“我还以为你不想……这事简单。”

“简单?”严宇飞疑惑,他做了无数的心理建设,踌躇许久,才鼓起勇气问一问。

“这是行业门道里的潜规则,镇子上大户人家的采买都这样干,不这样贪银子,哪里来的钱中饱私囊,落袋为安?”

听着老板娘不以为然的话语,严宇飞愣住了。

‘中饱私囊?’

‘不不,我这不是贪,我只是‘借用’,等我有了钱,会还到账面上的。’

‘我与那些贪婪的蛀虫才不一样!’

严宇飞吐出一口浊气,目光逐渐坚定,神色自若的接过老板娘重新写好的单契,离开了织造坊。

…………

李氏武馆。

李平福看了看严宇飞递过来的账单,收入支出都十分合理,见严宇飞神情紧张,宽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那么大压力,哪怕算错价格也没有关系,哪有人不犯错的,知错就改就行。”

“是,大哥。”严宇飞低着头应声,手指紧紧捏住账本。

平福大哥果然没有发现。

这也不奇怪,术业有专攻,大哥勤于武道,这些坊市的弯弯绕绕,外行很难堪破。

感受到大哥的信任,他却再也没有从前的轻快高兴,心里压着石头,愈来愈沉。

…………

桃花村,李家。

周宇听闻了李家武馆开业的消息,心里七上八下,唯恐李家举家搬至镇里,不要他那些药草田了。

特意上门打探消息,得知李家仍定居桃花村,他心里才松快下来,趁着这个机会,又与李家签下二十年活契。

他想明白了,与其自个儿累死累活,不如大树底下好乘凉。李家发展越好,他日子也是蒸蒸日上,毕竟现在也不是独身一人,总要为妻子考虑。

周宇娶的是本村的一户农女,夫妻俩性格都是宽厚老实的。

活契并非奴仆,等以后有了儿子,也不会影响孩子学文习武,说不定还能在李家找个靠谱的差事呢。

他觉得这辈子运气最好的就是大难后遇到了李荣舟这般良善人。

谈拢价格,签字画押后。

李荣舟道:“灿儿,送送你周叔。”

“好的爹。”

“不劳烦。”周宇忙“诶”了声,摇头摆手,架不住李平灿已经动身了,只得连忙跟上。

两人边走边道。

“周叔,你常跟采药人、跑山人来往,知道哪里有奇异灵秀之地的消息吗?”

李平灿就是来打听消息的,每个人的渠道不同,能听到的消息自然也不同,耳听八方,集思广益很有必要。

“奇异灵秀之地?”周宇沉思片刻,摇头:“灵秀之地没有,倒是有灵草的传闻。”

“嗯?”

“是憋宝人老羊跟我说的,在阴阳分浊之地,有一株通灵草,服之可以‘通灵’。”周宇压低了声音道。

憋宝人,又称地相师,是江湖中一类神秘行当,传说他们通晓风水秘术,能辨识山川地脉中的天灵地宝,用的也是分金点穴的手段,但与盗墓不同,他们是不会下古墓,怕染了阴气,亏损阴德。

不过行规是行规,谁又能知道是不是穿上衣服憋宝,脱下衣服盗墓。

对李平灿而言,老羊说的更像是编的,真有通灵草,他为何自己不取?

而且民间经常把宝草、气血草药当做灵草,用以当做吹嘘的资本。

李平灿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倒也习惯,将周宇送道门口,正要转身离开。

周宇忽然道:“你若是想要山中寻药,我可以介绍憋宝行当,就是价格昂贵。”

山灵地秀,灵气交汇之处就会生长着宝药,这种地方往往也相当凶险,有时还有凶兽守护。

有武者想寻的珍贵药材市场上没有,就得现成找。而憋宝行当,就是以此衍生出来的交易场所,也是许多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们所钟爱的“寻宝”乐趣之一。

给一口价,不管憋宝人找到什么好货,都归金主所有,而有憋宝行当的保证与管束,憋宝人也不会破坏行规,坏了自己的名声,受到封杀,情节恶劣的可能要受刑法。

李平灿有些兴趣。

他的蘑菇虽然能开阔视野,找到普通人找不到的药草,但属于大网捞鱼。

而憋宝人的寻宝,更像是“定位”,先确定几个点位,再出发寻找,效率明显比“广撒网”高多了。

‘有没有宝物收获不重要,若能学到一两手‘定宝’的方法……’

德鲁伊不是万能的,至少他无法感知天地灵材在何处。

大山深远而广袤,若能有个方向,总比无头苍蝇乱转悠的好。

一事不劳二主。

李平灿便拜托周宇叔帮忙联系憋宝人,择日进山。

…………

忙碌了许久的李平福终于有喘息之机,回桃花村吃饭。

秦氏高高兴兴的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随着李平福李平安发展越来越好,家里反倒是越来越清静,长子次子回家,都像是做客一般热闹。

儿大不由娘啊。

看着大儿子风发意气,秦氏掩藏着心底的那些不舍。

饭桌上,李平福吃了口咸菜,酸溜溜的味儿,胃口瞬间大开。

外面的菜肴再精致,也没有娘烧的好吃。

一家人边吃边闲聊。

“你要去憋宝?”李平福看向小弟。

“爹替我打听好了,憋宝行当很守规矩,那个老羊人品不错,也做了三十年了,街坊里很有口碑。”李平灿道。

“什么时候,我陪你一起去。”李平福不放心,笑道:“我也想见见世面。”

李荣舟一锤定音,“那我们父子三人都去见见世面。”

李平灿也觉得这样更安全。

退一万步,就算老羊有坏心思,他们父子三人上阵父子兵,亦无所畏惧。

“大哥,你武馆现在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李平福精神一振,兴致勃勃的说起来。

人干成一件大事,都有倾诉的欲望,并非炫耀,而是获得肯定与认同。

李平灿时不时的“嗯嗯”一声应和,忽然筷子一顿,“哥,你把武馆的账单都给严哥管了?”

“怎么了?不行吗?这不是图方便。”

李家人几双眼睛都看向李平灿,满脸不解,身为一家之主的李荣舟也是一脸莫名。

李平灿见此情景,心里一叹,他们家最发达的时候也就是小地主,没有在镇子里面做过生意,根本不懂“出纳”与“会计”不能是一个人!

吃了没有经验的亏。

“大哥,你想想,收支都是一人,要是做假账平账,你又不是账房,根本发现不了。”

“不会吧?”李平福摇头,“严宇飞不是贪图小利的人。”

“这不是贪不贪的问题,你让人空守着银山而无管束,今天挪一点,明天挪一点,欲望是会滋长的。”

“你严哥什么性格,你还不知道?”

见兄弟两人就要争论起来,李荣舟制止道:“不用吵,此事寻个经验老道的账房查一查就知。”

李平福皱眉,平心而论,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兄弟人品。

但父亲都发话了,也是为了武馆好,便答应下来。

翌日。

李平福托人请来一位姓徐的老账房,这徐账房年逾五旬,眼皮耷拉却目光如炬。

武馆开业一月有余,谈不上账本,就是几页纸,徐账房扫了两眼,又去织造坊对比布料,很快就看出不对来。

“李馆主请看。“

徐账房将武馆采买布料的单契摊在桌上,又摸出自己从镇中几家织造坊问来的价目。

“寻常麻布一匹市价七百文,陈年压仓货至多四百文。可这账上写的却是每匹七百文,足足虚报了四成。

再看这张单子,采买的是药材,印泥色泽暗沉,像是故意用陈泥遮掩新契。若老朽没猜错,这单子怕是改过一回。

就按这账本来看,此人应该已是贪了二三十两银。”

李平福心头汹涌,面不改色,客气送走徐账房。

他静静的坐在武馆大椅上,回忆着兄弟曾经的点点滴滴。

时光易逝,人心善变?

等严宇飞回来核销报账,李平福一如从前,态度平和,笑道:“小六,最近辛苦你了。你若有什么难事,都可以跟大哥说。”

“平福大哥,我不辛苦。”

严宇飞匆匆道,他看向大哥手中的账本,有些坐立难安,只想快速结束核对的过程。

“真的没有事吗?”李平福沉沉的声音从头顶压来。

严宇飞忽觉不对,惊愕抬头,就见李平福目光如炬,宛若虎王的亮堂堂的眼睛,任何心思都无所遁形!

他瞬间反应过来东窗事发,脸色煞得惨白!

两章顺序发错,刷新一下就可以了,价格都是一样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