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同日烟火——有国才有家
不想错过《重生之后,姐妹狂虐白莲花》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几人往电梯口挪,脚步都发沉。蔡琳珊突然“嘶”了一声,弯腰揉着脚踝:“昨天蹲地上捡笔,崴了一下,现在还肿着。”
韩俊啧了声:“我这肩膀也快废了,鼠标按得腱鞘炎都快犯了。”
电梯里的镜面映出四张憔悴的脸:杨明远脸色惨白,韩俊眼下泛青,蔡琳珊眼角带着红,王哥的眼镜片上沾着油污。
没人话,只有电梯下行的嗡鸣,像根钝针,一下下扎着耳朵。
到了拉面馆,冷气开得吝啬,风扇转得有气无力。杨明远趴在桌上,额头抵着冰凉的桌面,稍微缓了点晕。韩俊点单回来,把一杯冰汽水推给他:“冰的,降降温。”
“谢谢。”他的声音闷在臂弯里,没力气抬头。
面上来时,红油辣子的香混着汗味飘在空气里。杨明远勉强扒了两口,胃里一阵翻腾,放下筷子就去了厕所。
隔间里,他对着马桶干呕,酸水烧得喉咙疼,额头上的汗滴在瓷砖上,砸出的水痕。
出来时,看见蔡琳珊正对着手机掉眼泪,屏幕上是她爸的住院通知单。“刚护士打电话,要做手术,我都走不开……”她把脸埋在臂弯里,肩膀一抽一抽的。
王哥叹着气递纸巾,韩俊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她:“先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熬。”
杨明远看着那碗没动几口的面,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碗面——烫得烧心,辣得呛眼,想快点吃完,又怕烫着嘴,只能口口地捱,连囫囵吞下的勇气都没有。
手机在桌上震,是程晓东发来的:“下午两点前,把电竞馆方案发我邮箱。”
他盯着那行字,指尖在桌沿上掐出红印。窗外的太阳正毒,晒得路面发白,可他觉得浑身发冷,从骨头缝里往外透的那种冷。
这顿饭吃得像吞玻璃渣,每一口都硌得慌,却只能往下咽——毕竟吃完了,还得回去接着熬那该死的二十天。
几乎在同一时间,回到别墅后,午餐桌上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着阅兵彩排的细节。
石世峰举起酒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干杯!”
众人纷纷响应,碰杯声中,满是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 。
这一天,那些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都深深印刻在每个人心中,成为难忘的记忆 。
碰杯的脆响还没散尽,李经理就笑着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佣人推着餐车:“先生们女士们,午餐按阅兵场的‘份饭’样式做的,图个热闹。”
餐车揭开盖,搪瓷盘里码得整整齐齐:红烧肉炖得油亮,炒青菜带着锅气,半个卤蛋卧在米饭旁,连筷子都用红绳捆着,像极了电视里士兵们捧着的餐盘。
“这摆盘,比阅兵场的份饭精致多了!”
何宸瑜拿起搪瓷盘,盘沿印着五角星,“我时候看阅兵,就馋这口份饭,觉得特威风。”石无痕给苏晴夹了块红烧肉:“张师傅特意炖了两时,肥肉都化在汤里了,不腻。”
石明皇盯着餐盘笑:“以前行军打仗,哪有这条件?啃干粮、喝冷水是常事,现在的好日子,都是这些孩子用汗珠子换来的。”
他夹起青菜,忽然发现菜梗切得特别短——是张妈记着他牙口不好,特意吩咐厨房的。
林燕青举着卤蛋跟石无败碰了碰:“假装咱们在观礼台吃份饭!”石无败咬了口蛋:“那得站着吃才有感觉。”着真端起餐盘站起来,石海霞赶紧拽他坐下:“刚吃完就折腾,心噎着。”
吃到半截,李经理端来一筐窝窝头,黄澄澄的透着玉米香:“这是用当年的老玉米面做的,配着咸菜吃,尝尝苦日子的味。”
石世峰拿起一个掰开,夹了点咸菜:“爸,您尝尝,跟您的时候味道像不像?”
石明皇咬了口,粗糙的面碴子磨着牙床,忽然红了眼眶:“像,太像了……那时候能吃上这窝窝头,就谢天谢地了。”
苏晴看着石无痕手里的窝窝头,忽然想起早上装备方队的履带——铁家伙碾过地面的沉稳,和这窝窝头里的韧劲,原来都藏着“踏实”二字。她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玉米的清甜混着咸菜的咸,竟比红烧肉更让人难忘。
林燕青不爱吃窝窝头,偷偷把自己的那份塞给石无败,被石海霞抓个正着:“不许浪费!你爷爷刚才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林燕青吐吐舌头,乖乖拿起窝窝头,口啃起来,忽然发现里面掺了点红薯泥,甜丝丝的——是张师傅怕她吃不惯,悄悄加的。
午餐尾声,李经理端来绿豆汤,搪瓷缸子晾得温温的:“解解暑,里面加了陈皮,是阅兵场后勤常用的方子,祛暑气。”
石明皇喝着汤,看着满桌的搪瓷盘,忽然对石世峰:“下午给公司打个电话,把退伍军人都叫回来,晚上加个菜,就我请他们喝两杯。”
石世峰刚摸出手机,何宸瑜就凑过来:“酒我来订!必须是咱本地酒厂的陈酿,配今天这日子,够劲儿!”
电话接通时,行政部的张在那头笑着回话:“石董,刚还跟退伍的师傅们念叨呢,张哥下午不忙,想带着几个老伙计去天安门广场转一圈,今天那儿的喜气最足,得去沾沾。”
石世峰把手机开了免提,石明皇听见了,对着话筒朗声笑:“张师傅有心了!告诉他们,值勤的先记着,轮休的尽管去,晚上的酒我等他们回来喝。”
挂了电话,李师傅的微信消息弹了进来,是石世峰存的老员工号:“石董,我们不耽误干活,就是看今天阅兵的新闻,心里热乎,想去广场上站站,想想当年在部队的日子。”
石明皇看着消息,忽然拍了下桌子:“世峰,让财务准备红包,所有退伍兵都有份,不用多,就图个‘喜’字。告诉他们,这不是工资,是我这老头子谢他们——当年护着国家,现在护着公司,都是功臣。”
石世峰笑着应下,刚要拨号,石明皇又补了句:“让司机班备两辆车,晚上谁想去广场的,喝完酒送一趟,安全第一。”
苏晴看着窗外的阳光,忽然觉得这顿“份饭”比七星级餐厅的海鲜更动人——红烧肉里炖着感恩,窝窝头里裹着忆苦,连绿豆汤的甜,都带着股“同甘共苦”的暖。
收拾餐盘时,林燕青把啃剩的窝窝头底儿塞进嘴里,含糊道:“还挺香……”
石无痕笑着帮她擦嘴角:“下次让张师傅多做几个,掺红薯泥的。”
苏晴看着他们,忽然明白:所谓家国,从来都在一粥一饭里——是阅兵场的正步踢得齐,也是家里的份饭吃得暖,是有人护着疆土,也有人守着烟火,两样都扎实,日子才安稳。
另一边,写字楼的空调突然抽风似的,吹出来的风带着股铁锈味。杨明远盯着电竞馆海报上的霓虹光效,眼皮重得像粘了胶水,退烧药的昏沉感混着胃里的绞痛,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明远,程总催了,‘赛博复古’还差点意思。”韩俊从旁边探过头,屏幕上的黄焖鸡订单记录还没删,“要不你眯五分钟?我先帮你调调色调。”
杨明远摇摇头,灌了口冷水,喉咙里又涩又苦。他点开素材库,手指在鼠标上打滑——客户要的“凌晨四点的城市感”还没头绪,蔡琳珊趴在桌上哭了会儿,现在正对着空白画布发呆,数位板笔悬在半空,像只断了线的风筝。
王哥的报表摊了一桌子,计算器按得噼啪响,突然“啪”地拍了下桌子:“这数对不上!陈姐昨天明明改好了……”他捏着眉心叹气,“算了,我重算吧,免得程总又我们‘不专业’。”
三点十五分,程晓东办公室的门开了,他打着哈欠出来接水,路过杨明远工位时扫了眼屏幕:“电竞馆的图今晚必须定稿,客户明天要印刷。”
话刚,何云从外面回来,手里捏着张假条——她胃不舒服请了半天假,路过时往杨明远桌上放了颗水果糖:“含着,能舒服点。”
糖在嘴里化开时,杨明远胃里的疼稍微缓了点。他盯着屏幕上的“赛博复古”四个字,突然觉得这词像在骂自己:被工作磨得像台旧机器,却还要硬凹时髦的造型。
五点半,夕阳把写字楼的影子拉得老长,透过窗户斜斜切进来,在地板上割出明暗两半。韩俊伸了个懒腰,骨头响得像散了架:“六点了,点外卖不?”
他点开软件,黄焖鸡的页面还停留在上午的记录,“今天换个口味?我看有家麻辣烫评价不错。”
蔡琳珊猛地抬头,眼睛红红的:“我要加麻加辣!越辣越好!”王哥揉着酸胀的脖子:“还是番茄鸡蛋面吧,胃里还烧得慌。”他瞥了眼杨明远,“你呢?白粥?”
杨明远摸了摸肚子,胃里的绞痛变成了隐隐的坠感。他看着手机屏幕,想点碗热粥,却在搜索栏里输了“白粥”又删掉——上次点的白粥太稀,像掺了水,这次不定还是这样。
“我……跟王哥一样吧。”他低声,指尖在“番茄鸡蛋面”的选项上顿了顿,又补了句,“多放汤,要热的。”
韩俊下单时,程晓东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份文件:“杨明远,白酒海报的‘老派骚气’最终版发我邮箱了?客户六点半要看。”他看了眼韩俊的手机,“点快点,别耽误干活。”
门关上的瞬间,杨明远胃里又是一阵抽痛。他看着屏幕上刚提交的外卖订单,突然觉得这碗番茄鸡蛋面,像极了他现在的日子——看着普通,尝着却满是不出的滋味,烫嘴,还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