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取胜之道初现(跪求追读!)
笔趣阁 > 宋秀 > 第七十三章 取胜之道初现(跪求追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三章 取胜之道初现(跪求追读!)

不想错过《宋秀》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潞城,伏牛山外。

当天边的最后一抹光亮消失后,刘继业望向南方的眼中流淌着忌惮。

又一日过去了,宋军的踪迹还未出现在潞城周围。

已察觉出异常的刘继业,从山上走下,回到了大营中。

一回到大营内,卢赞就上前来询问道:

“还未探查到宋军的踪迹吗?”

卢赞的语气,听起来有些不和善。

听到卢赞的询问后,刘继业无奈地点了点头。

刘继业的承认,让卢赞心中的无名火更浓烈了些。

“刘节使,先前是你信誓旦旦地,宋军会中诱敌之计,来到这伏牛山下。

当下连我都已来到伏牛山下,请问宋军的人影何在?”

卢赞会生气是有理由的。

卢赞并不通军事,故而在军事上的事情,他一向都相信刘继业的判断。

因那份信任,他以监军的身份向刘钧上书,大力支持了刘继业的军事行动。

卢赞是一位利己的政治家,在他看来,他有所付出后是要在刘继业身上看到回报的。

先前刘继业率部分北汉军先行时,是卢赞负责大部北汉军的前进。

不想被刘继业一人抢去功劳的卢赞,领着万余北汉军一路紧赶慢赶就等着喝汤。

结果当卢赞到达伏牛山外时,得到的消息竟是“锅还没架好”,这让卢赞怎能不对刘继业报有微词。

有着前几日的累积,今日卢赞的不满情绪终于到了宣泄的时机。

刘继业感受到了卢赞的不满情绪。

尽管心中觉得卢赞太过急躁,可为了接下来的作战顺利,刘继业并未出言反驳。

刘继业的沉默,更让卢赞心中的不满暗中持续累积着。

又过了两日后,远派的斥候回营,告知了宋军的最新动向。

听闻终于得知宋军的动向后,卢赞兴奋的来到刘继业的帅帐内。

不料一进入帐中,卢赞就听到了令他错愕的消息。

“宋军并未北上,反而在劫掠长子县?

宋军还要驱赶百姓南下?”

这一则消息,与刘继业先前的判断完全是南辕北辙。

强烈的错愕之后,卢赞的脸色变得阴沉似水。

而沉浸在思索中的刘继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初听这则军情时,刘继业亦感到十分错愕。

不是宋军劫掠南方诸县的行为不智,而是他们选择劫掠的时机太过巧合。

从斥候的汇报中可知,几乎就在他领兵抵达伏牛山的同时,宋军就开始了这一行动。

这么巧合的时间,让刘继业的心中隐隐浮现出一个震惊的猜测。

在刘继业还沉浸在震惊中时,卢赞已忍不住心中的急切:

“将军还在犹疑什么?

我朝百姓正深受宋军荼毒,将军还不速速发兵救援!”

卢赞急切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些愠怒。

能不愠怒吗?

卢赞早已将潞州当做北汉的国土,想来收到他奏本的刘钧亦是。

若任由宋军在南方肆意妄为,潞州迟早会布上镇州的后尘。

镇州是后梁的北方重镇,李存勖灭后梁后“拆城郭,迁其民于魏州”,致使昔日强盛一时的镇州不复存在。

殷鉴在前,卢赞怎能不后怕?

在卢赞的催促中,刘继业从思索中惊醒,他很快便得出了大致推断:

“赵德秀可能在引诱我军南下!”

到了这一刻综合种种情报,刘继业心中对赵德秀的忌惮,已达到新的高度。

赵德秀,或许真是一位“谋全局者”!

心中忌惮翻涌之际,刘继业变得谨慎了起来。

若赵德秀真善于谋全局,那么宋军的劫掠行为,就可能带着其他目的。

哪怕一时猜不出赵德秀的更深筹谋,可身为名将的敏感性,还是让刘继业本能的不想跟着赵德秀的节奏走。

从军事方面考虑,刘继业的慎重很有必要。

然从政治方面来,刘继业的慎重看起来就是在误国。

刘继业的话,并未引起卢赞的重视,反而让他嗤之以鼻。

“将军,陛下给你两万精兵,是让你用来为国家开疆扩土的,而不是用来让你用来为个人扬名立万的。

今宋军尚在长子县内劫掠,若将军迟迟不发兵,待南方诸县得知宋军暴行后,恐慌之下自发迁移,到了那时你我如何向陛下交代!”

唐末宋初,为躲避战乱,百姓自发迁移的事数不胜数。

在赵德秀用出“迁移百姓”这一招前,刘继业的军事目的与卢赞的政治诉求并不冲突。

可当下事态变化突然且紧急,自然而然刘继业与卢赞的分歧便产生了。

卢赞为了拿捏住刘继业,甚至在话语间将“刘继业与国家”给分割开来。

这样的话,难免让刘继业色变。

见刘继业有所色变后,卢赞缓和了点语气道:

“纵算赵德秀是在用诱敌之计,可我军兵力远胜宋军,将军又是知兵之人。

我军南下,以堂堂正正之势镇压宋军气焰,又有何不可?”

在卢赞看来,眼下北汉军等于是天胡开局。

先前为了减少损失,刘继业想着用计谋击败宋军没错。

可现在宋军丝毫不上当,“以奇胜”行不通,那便“以正合”,这一思路简直天衣无缝。

不怕文人不读兵书,就怕文人读死书。

刘继业真想跟卢赞好好解释下,将兵书断章取义是不智的,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来。

赵德秀用的是阳谋。

哪怕他看出赵德秀内心深处,可能在藏着什么诡计,可正如卢赞所言以当下情势来,他率大军南下将是必然的选择。

另外卢赞的话,未尝没有一些道理。

刘继业对自身的兵略是有自信的,只要他接下来时刻报以谨慎,让宋军找不到可乘之机就好。

想到这一处,刘继业收起心中些许怀疑,他看向身后副将言道:

“传令全军,即刻南下!”

...

北汉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赵德秀耳中。

听闻这消息后,赵德秀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一旁的卢多逊见强敌来临,赵德秀不忧反喜,不由诧异满怀发出询问。

在卢多逊的询问下,赵德秀出了心中看法:

“非我不知北汉军势强,更非不知刘继业乃是名将。

然正因刘继业是名将,有些事才会让我看的更清楚。

我不让儿郎四处出击,反而专攻长子一处,若是名将大有可能识破是我的诱敌之计。

既能看出,何意会如此快决意南下?

这一异常,有数种可能,然在这数种可能中,有一种正是我军的取胜之道!

我那釜底抽薪之计,抽的不是潞州根本,抽的是北汉军将帅间的信任!”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