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收编
笔趣阁 >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 第253章 收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3章 收编

不想错过《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谁能想到,只是好心帮着布局子,结果却从辅助一步步变成了主力。

表面上是瑞丰县公安局的局长,兼任瑞丰县的副县长,实际上还要另外一层身份,是政治局部跟克利之间的缓冲,政治部不适合做的事情,由厉元朗去做。政治部不方便背的锅,由厉元朗去背。

看似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但厉元朗却成了风险隔离中,风险最高的一环!

这是个很难做的抉择,厉元朗有些犹豫,毕竟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并没有这地方,甚至都没有这个环节。

如果继续留在天海市,那就等于呆在舒适区,剩下的事情只要按部就班就好,就以曲江跟厉兵的关系,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不青云之上,至少也能成为封疆大吏。

就在厉元朗犹豫的时候,红领带轻声的:“人生其实充满了机遇,我们总想去选最好的,但我还是想建议你,选最利于国家的。”

“毕竟一个人,一辈子,能为国家做点事的机会不多。”

厉元朗必须要承认,红领带的感染力,要远远的高过绿领带。如果绿领带能够出事情的本质,那么红领带总是能鼓舞人心。

至少在这一刻,厉元朗就被触动了!

他缓缓的点头:“我很乐意做,但却需要些帮手。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边熟悉工作,一边还要开展秘密工作!”

“当然可以,手续我们帮你协调。你看需要带什么人,只要他们没意见,我们会让瑞丰县接收。”

边垂镇,特别是这种跟外国接壤,有驻军需要守国门的县城,军队的话语权要高过内陆省份,甚至有些地方,就是军权管理。

比如一些地方的建设军团,在那边犯了法,是要被送上军事法庭的。

有了红领带的承诺,厉元朗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正如他所的那样,一个人,一辈子,能为国家做点事的机会不多!

两双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感觉可真好。就在绿领带想继续给厉元朗打气的时候,房门被敲响,莫虹的声音响起:“克利来了,还拎着颂钵的人头。”

红领带对着厉元朗示意:“元朗,以后我们就是自己人,你就是克利的直属上级,我们俩会跟你保持单线联系。”

“莫虹会负责基层官兵的训练,希望我们四个携手,能够在边境线外,做出一番事业。”

厉元朗什么都没,而是默默的对着大家伙敬了个礼。

房门被缓缓的打开,红领带跟绿领带默默的退了出去。他们是秘密战线上的同志,没有名字,只有代号。

如果因为意外死亡,那就会有新的绿领带跟红领带……

就在厉元朗出神的时候,莫虹低声的提醒:“克利来了,他身上的气势大变,我怕你压不住他。”

厉元朗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不用管他,先晾一晾,给他一个下马威!”

“气势再变也没用,毕竟我们的身后站着的是国家,是用钢铁铸就的洪流!”

“克利算个什么东西?如果他真拎不清,那就把他换了!”

“在缅甸这个地方,不缺人,更不缺将军!”

这番话,是厉元朗故意的,而且还的很大声。就是给克利听的,毕竟这个家伙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恭敬。

站在远处的克利,脸上的凶悍一点点消散,忽然间觉得,杀掉颂钵,也不是多大的事情。毕竟铁锤子团可以逼死颂钵将军,那就也能逼死克利将军!

真话听起来很难听,但却真的很提神醒脑,特别是有些膨胀的克利,一下就变得冷静。

老老实实的呆在外面等,一直等到中午,炽热的阳光照在了身上,让他头晕目眩,也让他饥肠辘辘。

厉元朗背着手走了过来,望着有些萎靡额克利,故意开口问:“头脑冷静了吗?”

克利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连忙点头:“冷静了,冷静了!以后再也不敢拎不清,一定以您马首是瞻。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厉元朗不以为意的额摆了摆手,然后望着颂钵的脑袋:“你,他大也是个枭雄。结果却被人摘了脑袋,你颂钵死的冤,还是不冤?”

克利佝偻着身体,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思量了半晌后笑着:“的也不清楚,但的觉得,你让颂钵死,他便死了,倒也是个知情懂趣的妙人。”

厉元朗见敲打的差不多,便切入了正题:“人员收编的如何?”

克利强打精神:“的带一千九百六十五人,愿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便宜话就不用再了,现在把颂钵的财物跟李弥的宝藏登记在册,我会联系人帮你购买粮食,训练军队,希望你争气一些,早些在缅甸打出威风!”

这也算是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厉元朗给出了确切的承诺,并且画了一张克利梦寐以求的大饼。

克利果然喜滋滋的应下,然后就去统计这些物资。

厉元朗跟着莫虹,还有政治部的同事,来到了藏宝洞,望着二战时的枪械,红领带拍了拍炮管:“这下好了,国内那些老古董,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华夏是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如果按照人均计算,显得平平无奇,但把很多数据聚合起来,真能惊呆别人的下巴。别的不,就每年销毁到期的枪支弹药,都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天文数字。

过时的军械销毁了浪费,放在库房里又有安全隐患。现在有了李弥宝藏的由头,以后不管在缅甸出现多少二战时的武器,都可以推脱出自李弥的宝藏,而不是国家层面的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当厉元朗提出废物利用的计划时,立刻得到了军方大佬的首肯,顺道下了一盘大棋。

毕竟再不给基层军官们找些事情做,他们想要建功立业的心,已经到达无法抑制的程度,再抑制下去,很容易会伤了一些人的上进心。

恰好趁着这个机会,清理库存装备,给年轻的士官们找些事情做,顺道在境外打下一颗钉子,一举多得的事情,肯定要做。

况且,这一切的负责人是厉元朗,哪怕事情败露了,也跟军方无关,那就是地方官员自作主张!

有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一颗种子在缅甸悄然发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