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可持续发展不是空话
笔趣阁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557章 可持续发展不是空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7章 可持续发展不是空话

不想错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让卫东也顿时想起来,对对对。

他脑海里之所以有这种凑古镇的思路,就因为这峡谷里有座后来也是被全部淹没的古镇。

据相当具有历史研究意义,所以整座古镇全体搬迁到旁边的山上重建。

然后就没然后了。

很多人归咎于重建的古镇没了那个味道,但税务大院里见多识广的稽查、专管员们却起来那只是点旮旯角原因。

商州已经比较偏僻了,夔门更偏僻,有峡谷的县在大峡谷里面,还偏得不见天日。

这古镇在县城支流上游的三十公里开外,游完峡谷之后的尽头。

就问藏得深不深。

而且这5A级景区的峡谷本是以奇险秀峻为特色,算是外面三峡的浓缩版。

大坝蓄水之后,抬高多少米水位能淹没座古镇,自然也就让之前的险峻变得泯然众人。

就挺宽阔畅行的一条大河,魅力大打折扣。

游客自然也少了。

这出了名的险,才是卖点。

譬如现在来自江州的船长,就敢顶着商州领导,这边县领导的指示,直言不讳自己不敢随便驾船进去。

他熟悉的是长江航运段的水文情况,这种支流不敢随便闯入,很容易搁浅损伤船只。

于是不得不停靠在县码头寻求地方支援。

顺便把晚饭解决了。

结果可想而知,这边的几大班子也闻讯赶到码头,肯定调了最好的机动船和驾驶水手,在前面带路前行。

好嘛,工作会议成了地区扩大工作会。

实际上这个峡谷的景区刚开发不久,换句话就是没啥设施准备,当然也没什么外来游客。

连游船都谈不上。

晚上肯定也看不到什么景色,全靠前面带路的船熟悉水情。

有些地段在夜里,都得先跳下水手站在险滩上做指挥,然后轮番捡到后船上,也颇为惊奇这条地级市来的高级游艇。

更惊讶这么多大老爷在船上开会。

这边县里肯定也只有照本宣科的介绍,还没老领导熟悉细节。

起沿途峡谷的破烂古栈道,比县里边都更清楚。

他也不批评威压,只把夔门景区的进展下,强调这边也要全面配合市旅游开发总公司。

让卫东尽量不狐假虎威的详细讲解了自己思路。

毋庸置疑的优势是他能打广告吸引人来这,但重点是来了怎么搞好消费,而且不是只让人拍拍照惊叹一番就走了。

不能把赚钱只盯在门票收入上。

换句话是不能只让旅游相关部门把持赚钱。

更不能是那种敲竹杠的唯利是图,是要把旅游景区做成服务产业。

住宿、美食、休闲娱乐,尽可能让游客多停留多消费,而且是产生众多在各处乡村的消费。

才算是真正普惠乡里的旅游产业。

峡谷其实比夔门优势大多了。

光是有这条河能进出,就已经解决了那边还要修步道,搞索道的交通难题。

沿途几个乡镇寨都能参与进来。

而不是旅游部门一家独大的不允许别人插手分利。

最后就是目前国营厂经营的结果。

现在就是要在景点消费上做文章,譬如这座古镇作为峡谷尽头的终点,恰好可以作为游客游览完结的停留点,能否在这住个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景区才算是成功。

不然跟外面大峡谷似的,游客全都在客轮上看看,几个县城啥好处都没有,这旅游不做也罢。

实话,光是这番见解,在八六年已经是高屋建瓴了。

一来各地还没意识到旅游产业会是个多大的蛋糕,二来也没钱投入,没想过能做大做强到什么样儿。

最主要是各地还没形成那种把持旅游资源的利益链。

连私人承包旅游景点都还是个风险极大的事情,所以没那么多其他念头。

现在听了颇有些茅塞顿开。

这时秦羽烨惊喜的从外面探头:“猴子!有猴子在叫诶……”

十几个人太多,还扎堆抽烟,老耿、达瓦和石头都跑前面船上了,拉姆留下做好服务工作。

秦羽烨就抱了蝶去船首,好奇的操控探照灯东张西望。

就是后世常游艇嫩模,躺靠在前甲板软垫上搔首弄姿打卡的地儿。

蝶也算是非常超前的体验了,现在罕见的跟着猴子呼应叫唤!

这是找到兄弟姐妹的感觉了吗。

现在稍微凝神倾听,果然那种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山野之气就扑面而来。

会议都暂停了下。

县里面介绍秋季这里漫山红叶美极了,春夏季则猴子闹腾。

让卫东又引导,这就对了,发掘各部分特色,推动各乡镇的各自特点想更多办法。

老领导提醒,旅游开发公司还是要全面整体的管理好这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感觉思路就打开许多。

居然还有人顺着刚才让经理的法,提议我们要不要搞猴子宴,听古时候地主就有这种吃法。

港妹听了啧啧啧不想多,只留下蝶一句卧槽……

让卫东也啼笑皆非,这一带川味、川东菜肴这么多,为啥非得去碰猴子这些保护动物。

出奇制胜也不是这么奇的,野味通通不能沾。

言语间,这二三十公里的支流河面,终于在黑黢黢中伴随猴子叫声抵达那座古镇。

其实在江浙一带已经有了些古镇游体验的让卫东,哪怕在夜色中,都能感知到为什么这座古镇值得耗费巨资整体搬迁。

这尼玛就是他想象中的旅游胜地模样。

五月底也算是丰水期,所以十六米的游艇才能顺流而上抵达这里。

没有趸船码头,沿岸边石阶把缆绳拴在条石上就算停泊。

一长排各种乌篷船、机动船,彰显着这个峡谷深处的镇兴旺。

而几级台阶上,袖珍版的石砌城墙拱门边,被巨大的榕树覆盖,孩子们还在夏夜的城门外空地玩耍,秦羽烨都忍不住放下蝶,试图让她去亲近感染。

因为背后透出整座镇都是江南水乡般的整洁秀气,古朴的街道,雅致的建筑,灯笼、窗棂、木楼、砖瓦墙都透着传统意趣。

就离谱,就像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居然躲在深山老林里轻轻微笑。

女娃都诧异得满脸的什么鬼地方,转身扑到父亲怀里,倒也能听老爷爷讲过往。

一两千年历史了,据远古时候的峡谷古国,几个县的范围,都城都在这里,后来的盐帮茶道,再后来整个山区里的药材奇珍都得通过这里往来。

所以是个极为富足的盐业中心。

所以这里非常完整的整座古镇建筑,五六万平米的面积,居然是非常标准的徽派建筑。

是上千年来江浙,两广的商人来建筑形成。

就像商州西二街那些匪夷所思的教堂和清真寺。

只有在漫长的商品经济中才会形成留存这些看似不合理却又入丝入扣的历史痕迹。

就是让卫东他们在屋顶花园搞得的那种风格样式。

现在借着灯光走进石板路,顿时唉,我们那东施效颦搞的什么呀。

老耿都罕见的举起相机连拍几张,他也刚搬家到楼上,现在使劲挠头,早知道来看看这原汁原味。

老领导亲自带头,去镇上最有名的大户人家借住,占地五六百平米的两重四合院。

现在传了十多代的后辈,肯定没地主富商的傲气,还很积极的安排接待,要给住宿费嘛。

偌大的院子就靠这个来支撑。

平日里只要想进院子转悠就得给一毛钱。

还问要不要做夜宵。

其实高强度旅游了一天的老领导已经体力不支了,秭局长终于有机会尽心安排好休息。

让卫东跟老耿也赶紧洗洗睡,明天早点起来再细看。

也唯有老耿,能知道让卫东大概的思路。

这座古镇就是个范本。

让卫东肯定不会提这里会被整体淹没,更不会想着把这里整体搬迁到夔门,成本倒还在其次,主要是这边县城怎么可能放手。

只有石头最后神神秘秘的回来,看到了金黄旗,这里有码头帮派的底子。

让卫东还笑骂他继承了沈老三的那套把戏,赶紧睡。

他也累得不行。

明显秦羽烨是想暂代尝试下母亲的职责,但这么多县市领导一起,怎么可能让人看着跟港商私通。

最后港商跟李二凤睡一间房。

蝶就无论如何不跟阿姨们凑合,非要在父亲身边满意的蜷成一团。

于是第二天一早,被要求开餐的娃闹醒,让卫东才能在天色朦胧中,见识到千年古镇的魅力。

初夏的晨雾还笼罩在街面上,岁月磨砺过的石板路古朴大方,白墙青瓦的那种徽派建筑特征,却到处都有些斑驳,高高挑起的马头墙更是包裹着杂草。

很有历史包浆的味道。

完全可以想象,这些街道两边的房屋,过二三十年被改造成民宿、酒吧、餐厅。

会是多美。

可惜这里被淹了,更可惜这里没形成旅游热点,就慢慢被遗忘消失。

这些藏在大山里的县镇,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赚钱的经济增长点。

基于经历过那段日子的老保安,甚至能猜测出几分这大动干戈的整体搬迁,背后无非是那什么。

如果能用别的办法把这里原样保存下来,没准儿才是最佳的选择,

除了沙沙的街头扫地清洁声,就是各家洗脸漱口、生火做饭的生活动静,时不时有孩子背着书包冲上街,倒是给让卫东指点出了早餐铺子。

带着娃坐在上千年前就这样的铺面里。

看着好奇环顾四周的女儿。

仿佛再穿越回了东晋北宋的时光里。

上辈子从未旅游过的重生穿越党就决定要把这一切给保留下来。

留给以后的孩子们看看这里有多美。

也才能让这里过得更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