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暗潮汹涌,队伍不好带
笔趣阁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30章 暗潮汹涌,队伍不好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 暗潮汹涌,队伍不好带

不想错过《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前一天分配了新房,今天就要分配新办公室了。

供销总社是一座大院,主楼是办公大楼,坐北朝南,另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偏楼。

如今东方偏楼的二楼便被收拾出来,给外商办用作办公室。

两座偏楼平日没怎么收拾,因为隔着海边太近,楼房里返潮的厉害,一楼墙皮剥得像老人斑。

钱进站在二楼走廊口,看着工人们往新刷的“对外商业工作办公室”门牌上钉钉子。

铁锤敲击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回响,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

“钱主任,您的办公室在这边。”行政科的张拿着串钥匙,哗啦哗啦地响。

二楼一共五个办公室,其中两个是大办公室,还有三间办公室。

自然,三间办公室分别给三位领导使用。

钱进作为主任拥有首选办公室的权力,他毫不客气,选了窗户朝南的最大一间。

然后工人们迅速搬来办公用品,二十平米的空间里塞上了一张崭新的办公桌,两个铁皮文件柜,还有配套的木椅子。

供销总社显然早就定下了他们的办公地点,这些办公室在前些日子里收拾过,墙上新刷了腻子、地上铺了白瓷砖,洁白一片。

程侠和廖春风接着选办公室。

两间办公室一个窗户朝南一个窗户朝北,面积差不多,都是十多个平米。

程侠发挥了退伍军人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二话不推开朝南的办公室大门:“嗯,这里不错,以后我就在这里办公了。”

廖春风推开对门看了看,脸色阴沉。

北向办公室很潮湿,墙上腻子甚至都没有干透,也可能是秋季返潮,反正挺不适合居住的。

这样他想了想,脸上挂上笑容指挥工人将自己办公桌搬到了大办公室里:

“我还是跟同志们一起办公吧,有什么事大家伙也好商量商量。”

“毕竟咱们是新科室,以后要学习的地方多着呢。”

外商办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年轻,超过30岁的不多,一个个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

听到了廖春风的话,好几个人主动鼓掌:“热烈欢迎领导跟我们共同办公。”

其中马德华掌声最热烈:“廖主任,你牛逼!”

‘廖主任’的称呼几乎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

廖春风的年纪也才三十出头,但却已经有了领导风范。

他低调的下压双手笑道:“欢迎什么?瞎嚷嚷什么?咱们以后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了,肯定是走的越近越好嘛。”

“以后工作中,大家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当然,我也有不懂的地方,到时候要麻烦大家了。”

青年们很热情的招呼他:“廖主任以后有事吩咐就行。”

程侠在门口看到这一幕浓眉紧皱,最后他没办法,摇摇头了一句‘妈了个巴子’便摔门进了办公室。

搬运办公用品的工人为难的问廖春风:“廖副主任,您看您的办公桌安置在哪里?还有这些东西,还要搬进去吗?”

钱进在门口查看工人们抬上来的新桌椅。

廖春风的办公用品比他的还全还要好:全新的实木办公桌和高靠背座椅,桌子还配备了台灯,台灯还带个绿罩子。

夸张的是,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套沙发和茶几上,这是钱进的主任办公室都不曾享有的好东西。

廖春风在大办公室中间指了个位置:“就把我的办公桌放到这里吧,我要紧密的团结在同志们中间嘛,哈哈,开玩笑啊,大家伙可别觉得我在拿官腔。”

青年职员们纷纷跟着笑:“不会不会。”

“谁不知道廖主任最喜欢跟群众打成一片?”

“廖主任我坐您身边行吗?我想向您学习。”

“你可拉倒吧,廖主任身边要放上沙发的。”

廖春风摆手:“沙发可不是给我准备的,是给咱所有人准备的。”

他指着西南角对工人们:“沙发和茶几搬到那里去,后面工作累了,让我们同事有个地方可以歇一歇。”

听闻这话,满屋子人又开始欢呼。

但也有几个青年面色难看的走出来,瞅了瞅钱进后他们进入了程侠的办公室。

钱进对此视而不见。

昨天自己被领导拎着去耳提面命了,显然错过了一些重要局面。

他这两位副手不是善茬子,昨天怕是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了。

有人找过来,道:“钱主任,财务科那边有个会需要您去参加一下。”

钱进点头离开。

这是昨天就安排好的会。

新科室成立后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财务科已经在上个月做好了外商办本月开支预算,他就是参会审核这笔资金的。

如果审核工作没异议,他就可以带出这笔钱了。

财务科的会议很顺利,这事是韦斌等主要领导牵头的,资金预算没有问题,钱进只是过去走个过场,然后明天就可以去提出这笔款子了。

五千块,这笔钱可不少。

回来后工人们忙的满头大汗,钱进见此对手下一个员工招招手。

那员工装作没看见,钻到桌子底下一个劲的嘀咕:“掉哪里去了?掉哪里去了呢?”

钱进见此笑而不语。

他亲自出去买了一箱子冰棍回来,招呼工人和员工们道:“来,天气热,同志们今天忙坏了,吃根冰棍降降暑。”

工人们一窝蜂的围上去。

员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没人动弹。

倒是有几个人想要上前,可看看其他人不动,他们只好又收回迈出去的脚步。

钱进笑眯眯的对廖春风:“春风同志,你热不热?”

正在收拾文件的廖春风茫然抬头看他:“啊?什么?不好意思钱主任,我刚才注意力在文件上,没听清您的话。”

钱进笑道:“没事,你客气了,我你热不热?我买了冰棍,热的话吃一根冰棍。”

廖春风无奈的道:“谢谢钱主任的盛情款待,可惜我没有这个口福,我以前忙工作把胃给忙坏了,不敢吃凉的。”

他低下头继续忙活,其他职员也忙活。

程侠大咧咧的走上来道:“我胃口挺好,我能吃两根。”

见此七八个青年职工笑着:“那给我也来一根……”

有这些人带头,又有一些职工上来拿了冰棍吃。

可最后依然有十几个职工跟廖春风一样,也没有上来拿冰棍。

钱进站在大办公室门口看里面办公桌布置情况。

四十张办公桌像棋盘上的棋子,泾渭分明地分成两大阵营。

左边阵营的桌子擦得锃亮,每张桌上右上角都摆着个标配的搪瓷缸子。

右边阵营的桌上清一色摆着塑料皮笔记本、墨水瓶和钢笔。

“程副主任的人坐左边,廖副主任的人坐右边。”张凑到钱进耳边,“中间那几张空桌子,是留给后面来上班的同志……”

钱进低声笑道:“程副主任的人?廖副主任的人?这才刚上班一天就拉帮结派了?”

张道:“我也是瞎猜测的,嘿嘿,因为我看到程副主任有个习惯就是把茶杯放在桌子右上角……”

同样的道理。

钱进看到了廖春风的桌子上也放了笔记本、钢笔和墨水这三件套。

这很有意思。

他回到办公室坐下。

燥热的秋季,办公室里热腾腾的。

他想开窗透气,发现插销早就锈死了。

玻璃上蒙着厚厚的灰尘,透过脏兮兮的窗子,他看到廖春风带着几个人正出门去。

没多会,他们笑嘻嘻的聊着天又回来了,每人手里都有一瓶橘子汽水。

“钱主任!”门口传来洪亮的声音。

钱进回过头,程侠背着手踱进来,中山装口袋里别着三支钢笔:“那个什么,是这样的,你知道我是军转干部,习惯了带兵。”

“咱们新科室开张,急需有战斗力的骨干同志,所以我想自己带两个人,你看怎么样?”

钱进问道:“自己带两个人?你是打算从咱们同事里头挑选两个不错的同志来亲手调教他们?”

程侠摆手:“不是,是我打算从娘家科室里挑两个好手过来帮咱们外商办立棍。”

钱进道:“明白了,你觉得咱科室人手不够,想要往里添加人手?”

程侠笑道:“对,是这么个意思,现在想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钱进点点头:“我的意见是尊重你的意见,你写一张增员申请表吧,我报给劳资科,看看崔科长怎么安排。”

程侠闻言立马:“肯定不行,崔科长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为人最古板了。”

“我想让你直接去找咱社长一声,社长昨天过嘛……”

“等等,”钱进打断他的话笑着问,“先别管社长昨天过什么,我先问一下。”

“你想让我直接去找社长一声?你想、让我?”

程侠反应过来,立马坦然:“对不住,钱主任,我这人嘴笨的跟棉裤腰似的不会话,不知道什么地方就错话了、得罪人了。”

“如果我有错话得罪你的地方,还请你海涵,反正我这人没有坏心思,就是不会话。”

钱进继续笑:“程副主任你看你的什么话?咱们要一起搭班子、一起工作,肯定要彼此宽容相待,没有什么对话、错话。”

“但对于领导可就不能这样了,我对你刚才的话没有任何意见,可要是传到领导耳朵里他们未必没有意见。”

“你回想一下你的是什么?你想让我直接去找社长一声——社长是我想见就能见的吗?更别什么直接去跟他一声,这是什么态度?咱们决定了怎么办事,然后通知领导一声?是这个意思吗?”

程侠尴尬的:“不是,我没这个意思。”

钱进严肃的:“我知道你没有这个意思,程副主任,可咱现在新科室新同事,彼此之间还不熟悉,有什么话最好斟酌一下再出来。”

“否则隔墙有耳,被人听到了就不好了,要是再传出去那更不好了,对不对?”

程侠无奈的点头:“对。”

钱进又:“嗯,你理解就好,另外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是我在基层供销社当主任时候听到的,的是有个供销社主任考核售货员情况,他问道,有人上衣口袋别了一支钢笔,这是干什么的?”

“售货员,是当老师的。供销社主任点头,的对。”

“他又问,有人上衣口袋别了两支钢笔,这是干什么的?售货员,这是当干部的。供销社主任点头,的对。”

“他再问,有人上衣口袋里别了三支钢笔,这是干什么的呢?”

钱进看向程侠。

程侠下意识问道:“干什么的?”

钱进道:“当然是卖钢笔的。”

程侠正要笑,突然反应过来低头看自己胸口。

他知道自己被讽刺了,瞪了瞪眼,气呼呼的转身离去。

钱进笑了笑,打开花名册开始看了起来。

看手下人的身份,看手下人的原属科室。

更重要的是他也在看外面众人交互姿态,然后他根据推测在一个个人名后做标注。

程派人员名字后加圈,廖派人员名字后加三角形。

看花名册就知道,不怪廖春风和程侠不服他,两人一个22级一个23级,职级都要比他高不少。

尤其是廖春风,他本来在财务科当副科长,本来跨专业加入外商办是冲着主任这位置来的。

结果他来了是个副主任,等于职级上没有变动,那他是白忙活甚至是瞎忙活了。

要知道财务科是所有单位的龙头大哥,专门管钱,权力很大地位很高。

廖春风从龙头大哥的财务科平调到前途不明的外商办,这属于降级操作了,他心有不满是正常的。

不过钱进不管。

你心有不满找领导去发火,如今竟然到我麾下来捣鬼,那看我弄不弄你就完事吧!

他研究了一阵,外面传来吵闹声,他听出是程侠和廖春风的声音,便皱眉走了出去。

此时有人送来了几件计算器,都是现在还少见的日产电子计算器,很新颖,很受欢迎。

程侠指着计算器冲廖春风发飙:“廖副主任,你这什么意思?单位给咱科室准备的计算器,你全分给你的人?”

“哎哟,程副主任这话的,”廖春风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微笑,“不是按工作需要分配嘛!”

“咱科室的同志今天才算是正式上岗,哪有什么你的人我的人?你这么叫外人听见了,还以为咱科室刚组建,几个头头就在拉帮结派呢。”

有个叫孙健的青年借着帮腔的机会拱火:“对,程副主任这话不能乱,让咱主任误会是您二位搞山头主义可就不好了。”

钱进抱着膀子看他们吵架,听到这里露出笑容:“程副主任和廖副主任不是一早就搞起山头主义了吗?”

两人确实最早拉帮结派,其实不仅这两人,开口话这个孙健也在悄悄往自己麾下拉人头。

孙健是去年从金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当然这年头因为工农兵大学的体制,现在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没法根据学校判断是不是高材生。

反正孙健自己是把自己当高材生。

程侠仗着军转身份拉队伍里的军转干部,廖春风仗着职级高、原科室地位高拉老员工,孙健就拉这两年刚毕业入职的大学生和中专生。

三人并非是从昨天开始动手的,筹建组一早成立他们就动手了。

那会他们都觉得自己有望被选为新科室负责人,所以一早拉人想要组建嫡系队伍,以便于日后正式上位了开展管理工作。

实际上他们也想过招徕钱进,那时候没人把钱进当对手。

结果钱进下乡去了最远的自店公社,属于发配边疆处理。

所以有志于上位当新科室负责人的几人便看了钱进,以为他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没有警惕与他竞争,还懒得去招徕他。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造化弄人。

昨天韦斌宣布了外商办主任身份,钱进成为一匹黑马从中杀出,摘得了新科室负责人的桂冠。

今天廖春风和程侠着急拉人头砸场子,实际上是一种输急眼了的表现。

如果是两人中某一人成为主任,另外一个人不至于这么着急,不至于刚入职就跟正职主任对着干。

主要是钱进没有根底没有背景,加入单位时间很短只是凑巧立了几次功而已,却压着他们当了领导,他们很不服气。

内心憋着气,一心想发泄。

于是今天上班后两人都很暴躁,不顾韦斌在昨天要求他们‘工作上要团结’的要求,直接展开了竞争。

钱进点破了这件事。

这点出乎两人预料。

在两人看来,正职主任被副手架空权力这是无比丢脸的事。

钱进要么会隐忍,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要么去找领导哭诉寻求领导支持批评两人。

但凡钱进走了其中一条路,两人都算是赢了:

走第一条路算钱进吃暗亏。

走第二条路算钱进没本事,会让同事手下打上‘学生找老师告状’的软弱标签,这样以后更没人愿意给他当心腹、跟他去干活。

结果钱进很刚,直接掀掉了遮羞布。

这是一条非常规道路。

两人暂时停下了争执,都在斟酌钱进这么做的理由。

这子当真有背景?有信心收拾自己两人所以选择了第一时间硬刚?

或者这子就是很莽?压根没有政治智慧和斗争手腕,忍不了气遇到事便发火?

钱进没给两人太多思考时间,直接指着孙健:“你把后勤下发的所有办公用品收起来送到我办公室。”

“廖副主任刚才有一句话的对,要按需分配、物尽其用,人人都有的工具我会下发给每个人,公共用品那咱们需要开会讨论归属人员所有权。”

“另外,十点开个全体会议,咱们彼此之间要熟悉一下,也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制订个计划。”

“我没问题。”廖春风笑眯眯的,“就是得早点结束,我中午约了商业局的李局长吃饭。”

程侠道:“巧了,我十一点要去接省里的指导组。”

钱进淡淡地:“有没有问题、巧不巧都不重要,我不是在询问大家的意见,我是在下发指令。”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