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聚首,太突然
笔趣阁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52章 再聚首,太突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章 再聚首,太突然

不想错过《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钱进看这俩人有些眼熟……

“怎么了,钱进同志,连你大哥、二姐都不认识啦?”魏清欢嫣然一笑,过来接走他的手提包,“还是你看到亲人来了,激动傻了?”

这一句话,钱进忍不住拍额头。

前身的大哥和二姐。

钱程和钱夕!

不怪他没认出两人身份来,主要是他真没当面见过前身的亲人。

他关于前身大哥二姐三哥的印象全来自于照片,然而那些照片都是哥姐们下乡之前拍的。

那时候兄弟姐妹们还年轻,没受到下乡工作和生活的磨砺,别管皮肤还是精神状态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魏清欢的话给了钱进台阶。

他现在顾不上考虑大哥二姐怎么会突然上门,先赶紧回忆着烈士英勇事迹让自己热泪盈眶:

“大哥?大哥!”

“哎呀我的大哥啊,你你,大哥你怎么变老了?大哥你怎么这个样子了!”

钱进红了眼眶,与钱程双手紧握又赶紧抱住。

钱程更激动,狠狠搂着弟弟道:“老了,真是老了,我61年就下乡去了黄土高坡,这都多少年了?我下乡那年你才十岁,可今年你大侄子都十岁啦!”

几个本来玩闹的孩子看到突然出现的钱进,老老实实站在一起。

其他三个大人走过来。

有了钱程的经验,剩下的二姐钱夕自然被他一眼认了出来。

三哥钱烈应该没来。

钱进飞快从剩下三人脸上扫过,认出钱夕后又继续上去拥抱:“二姐、我的二姐!咱们多少年没见了?”

“老四诶!”钱夕泪如雨下,搂着他一手抚摸他的头发,一手轻轻拍他的后背。

钱进努力的挤眼睛想挤出泪水来,可感情确实难以到位。

这些人对他来是陌生人。

于是他只好干嚎:“二姐,你们怎么突然来了?怎么不给弟弟提前一声?你弟弟不知道啊……”

钱程笑着用袖子擦眼睛。

旁边妇女赶紧递给他一条手帕冲他使眼色,意思是别丢人。

钱进注意到了,自己也用袖子擦眼睛。

使劲揉。

揉红了再。

魏清欢去招呼妇女和另一个男子:“大嫂、姐夫,你们俩快坐,赶了好几天的火车多累,咱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还得站起来接人。”

妇女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不累不累,你不知道,弟妹,老大他得知能回来跟弟弟妹妹团聚把他高兴坏了,火车上都睡不着。”

“从兵城到金城,从金城来海滨市,这一路上总共一百个钟头吧?老大他估计睡了也就十个钟头!”

钱程黯然:“不光是高兴,也难过。”

“少离家老大回啊,我早就该回来的,可父亲总是让我扎根黄土高坡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不让我回来。”

“去年他去世我最应该回来,偏偏治风沙到了紧要时候不准批假,唉!唉!唉!”

多少年里一直在战风斗沙的硬汉,此时忍不住泪水下。

钱进哽咽:“这他娘都是白东风那孙子使坏,我知道消息回来的时候,父亲都已经、都已经入土为安了。”

“这事怨不得咱兄弟们,大哥你别自责,如今咱又见面了,咱兄弟们能见面就好!”

钱夕也感叹:“是呀,还能见面就好。”

“我71年、74年、76年倒是回来过,可是那会老四在琼州回不来,一直未能遇上——明明是一母同胞四兄妹,结果分隔多年不能相见,真是造化弄人!”

钱进高兴的问道:“今年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

钱程立马指向魏清欢:“因为你有个好媳妇啊!”

钱夕也赞叹:“老四你真能,我和你大哥三哥做梦都想不到你这么能。”

“房子、工作这些不了,你这个媳妇,你能耐了不得呀,能娶到魏老师这样的好姑娘!”

钱进讪笑道:“也不是我能耐了得,主要是咱钱家基因好,我长得帅,没办法,外形条件太硬!”

四人都笑。

魏清欢拍他一巴掌:“你呀,看到亲人高兴的胡话了呀?”

“你不就是我的亲人吗?我不是天天看着你吗?”钱进努力把话题往熟悉人身上引。

私下里这种话算不上什么,钱进一旦跟魏清欢独处什么骚话都敢。

可面对头一次见面的大伯哥、二姑姐,魏清欢听到这样的话还是害羞:“你快要点脸吧。”

“好了,你们亲兄弟亲姐弟先聊天,我厨房里炖的排骨差不多了,我得去看看。”

钱进道:“今晚别自己做饭,咱去国营二饭店……”

“我昨天就开始准备这顿饭,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魏清欢笑,“咱就不去国营饭店了,有那钱省下来你给你的侄子侄女和外甥们补个长辈红包,不比什么都强?”

钱夕急忙:“不去饭店吃,咱自家人团聚去什么饭店?在家里多好,我帮魏老师去忙活。”

“我也去。”大嫂挽起袖子。

魏清欢拦住他们:“这顿饭不着急,你们先喝点水歇歇,叙叙旧。”

她招呼五个孩:“走,去厨房,猜猜厨房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

五个皮实的大孩欢呼着往外跑。

魏清欢哑然失笑:“咱们家里的厨房不在外面,在这里,跟我来。”

大嫂尴尬的解释:“我们一直住乡下,家里孩子去城里亲戚家次数少,我们亲戚在县城用的都是那什么集体灶……”

“公共厨房。”钱夕解释,“我家以前、我们下乡之前在海滨也用这个做饭。”

魏清欢道:“一样,都是这样,是你们好弟弟在单位当干部了,单位分了这房子,我才知道原来有些房子里还有厨房呢!”

她挨个摸了摸孩子的头,带他们去了厨房。

钱进两股战战。

他知道媳妇是一片好意,想给自己兄弟们留下独处空间。

奈何他是个假货!

而且他还没做好准备工作!

他哪知道哥姐两家人会突然杀过来?

于是他不敢沉浸在过去的话题里,赶紧聊当下:“大哥二姐,你们怎么突然来了?我没接到任何消息呀,否则我今天怎么也得去接站。”

钱夕笑道:“有你的好媳妇在,你忙工作就行了。”

“是魏老师给我们写了信,招呼我们今年一起回来过团圆节。”

“本来去年腊月她就写信邀请我们来着,可现在知青回城是敏感话题,我们过年前都回不来,这是想了好些办法,今天才能相聚。”

钱进知道魏清欢偶尔写信跟哥姐联系,却没想到她会组织突然的相聚。

他明白,魏清欢想给他一个惊喜。

奈何惊是到位了,喜嘛,马马虎虎。

不是钱进没良心。

是对他来,钱程钱夕这些人属实跟陌生人没区别,顶多是在照片里见过罢了。

大嫂和二姐夫也聊起了魏清欢:

“老弟,你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我听其他知青要回城,留在城里的兄弟姐妹生怕他们回来分家里房子,一个劲往外撵……”

“魏老师没得挑,她不光欢迎咱回城,老四给咱邮钱寄票的时候还不阻拦,真好呀……”

钱进一愣。

他其实没怎么给哥姐邮寄东西,就是之前办房产过户手续的时候,他收到了哥姐邮寄的礼物,便也回了一份礼物。

其他时候他太忙,顾不上这茬子,也无心去关注这方面的事。

但魏清欢显然是记得。

并且她还在一直默默的给三家送补贴。

提起魏清欢,四个人都是赞不绝口:

“去接站的时候,要不是魏老师举着牌子写我名字,我真不敢信这漂亮时髦的大姑娘是你媳妇……”

“好看不算什么,魏老师人好心好,咱孩子坐火车坐的一身馊味,魏老师一点不嫌弃,出站口人多,她怕丢了孩子,一手拽一个……”

“老四你行,我一直以为你要跟那个什么娟好上了……”

“罗慧娟。”

“对,罗慧娟,那女同志我看着不行……”

钱进笑道:“那是相当不行,所以我就跟她分了,千挑万选的选了魏老师……”

魏清欢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哟,千挑万选?皇帝后宫七十二妃里选个皇后也没你费心思,我怎么不知道你选了这么多?”

厨房门打开,大孩孩们一人一瓶橘子水,美滋滋的跑了出来。

魏清欢赶紧又招呼他们:“还得给我扒蒜呢,怎么跑了呢?回来,让你们爸爸妈妈跟叔好好话。”

“他是舅。”钱夕最的儿子才五岁,话还憨憨的。

“进,我们可太想你了。”钱夕此时忍不住又握住了钱进的手。

她眼眶红红的,忍不住轻轻拍了拍钱进的背。

钱进讪笑道:“大哥二姐,我也想你们啊。”

大家座。

他仔细看这两个血亲。

刚才不怪他一眼没认出来。

就拿老大钱程来,他看到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与家里相册中那个穿着军装的青年属实判若两人。

钱进给他们倒水,看到四人坐在板凳上又赶紧照收:“你们坐了这么多时的火车,得多累呀,到沙发上歇歇。”

“歇过了,都歇过了。”大嫂笑,“刚来的时候魏老师就带我们去澡堂子里好好泡了个澡解乏,这会不累了。”

钱夕的丈夫叫陈寿江,是个爽快的长白山汉子。

他坦诚的摊开双手给钱进看:“老,姐夫不跟你客套,俺们都在乡下过活,这手全是茧子,你沙发上那个布滑溜溜的,那是真丝的吧?俺不能碰,一碰就是一道绺子。”

钱夕拍他后背,羞恼他话太直。

钱进二话不将沙发垫全掀掉了:“这公家东西,咱确实得注意,咱不给它毁坏,来,这下子能坐了。”

“赶紧来坐,姐夫我跟你,魏老师肯定过了,来到家里咱就是一家人,不要客气、不要见外,否则我们以后见面多尴尬?”

陈寿江咧嘴笑了:“老是个敞亮爷们,媳妇你以前还总你这个老弟跟你们……”

“你别瞎,收拾东西去!”钱夕赶紧截住他的话。

陈寿江意识到自己差点错话,赶紧尴尬的捻了捻耳垂,跑去将带来的袋子打开:

“都是俺们长白山林场里的东西,特产,你看,黑木耳、榛蘑,还有这个野人参。”

“这个黑木耳最好,不是你们这里人工养殖的,都是我领着你外甥们在雨后去林子里捡了仔细晒好的,泡发一下,又厚实又脆嫩。”

“榛蘑是野生的,炖鸡大鹅可香了。”

“还有这人参,是家里老人去挖的,我跟你老,这个采山参是个经验活,你别看我在长白山里头转悠了四十年,可我就找不到这老山参……”

钱夕翻白眼:“行啦,你把东西收拾出来就得了,别那么多嘴,满屋子人加起来没你能。”

“我就喜欢听姐夫山里的事。”钱进大喜过望。

赶紧把话题往四处发散,可别回忆过去!

陈寿江听后哈哈笑:“老对我脾气。”

他又打开个袋子:“这里头是兔肉干,嘿嘿,还有这个,野鸡肉干……”

大嫂见此也来收拾他们带来的包裹:“都北大仓、北大仓,一点不假,四兄弟,我们黄土堆里出不来这好东西。”

“本来我们那里有个滩羊好吃,可那得吃新鲜的,这天没法带着羊肉坐火车……”

钱进道:“大嫂瞧你的,以后我得上门去吃呀。”

大嫂笑道:“啥时候去,啥时候管你的饱!”

她解开粗布包,倒出一些闪着光的枣:“这是咱家沟里的枣,甜得很。”

“还有这荞麦面,你哥亲手磨的。”

钱程:“这些枣子你嫂子一个个的擦干净的。”

钱进拿起枣吃,道:“我看着油光发亮,就知道是仔细擦过的。”

大嫂打开个提包,里面全是红灿灿的苹果,个头一样大:“进,我们这次来没啥好东西,这苹果挺好,那边日照足,苹果甜得很。”

钱进看着哥姐带过来的大袋子、大提包,这真是大包包上门来。

情谊深浓。

当下不比21世纪,从东北或者西北来一趟东部沿海可太费劲了。

就拿大哥来,先后转火车,总共得坐车100多个时。

没办法,车子跑的慢!

看哥嫂家的经济情况,肯定舍不得买卧票,这一路坐过来还带了这么多行李,得多难!

钱进看着这些土特产,心中满是感动。

另外他也知道,这些东西虽然是特产,但当下谁家也没有余粮,肯定都是平日里自己舍不得的好东西。

他叹了口气,道:“大哥二姐,你们辛苦了,这些东西可太珍贵了。”

“弟妹你进了供销总社上班,是个大干部,这个缺不着吧?”陈寿江要递给他一支烟。

最便宜的经济烟,连过滤嘴都没有。

钱进接过来叼在嘴上,给大哥和姐夫先后点烟,最后给自己点上:

“实话实,老弟现在日子不错,确实物资上缺不着,但感情缺失的厉害,哥姐这次来,算是把我感情上的缺失给弥补了一下。”

钱夕笑了起来。

这次上门做客的情况比她预想中好的多。

她是家里最了解这个弟弟的人,在她印象里,弟弟跟谁都不亲,性格内敛又强势,以前还在一起住的时候,他们姐弟一天都不了两句话。

如今她在信里知道钱进又进供销总社又当科室负责人,一度担心上门后受冷,那样可就太尴尬了。

其实刚才她是撒谎了。

她年前自己和大哥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来不了海滨市,这是找的理由。

当时接到魏清欢的邀请,他们兄妹三个私下里通了信儿,认为魏清欢只是客气,自己三家还是不要登门为好。

他们身边时不时就有知青回城受到亲兄弟姐妹冷待的事情发生。

结果今年魏清欢依然在热忱的跟他们进行书信联系,还各种邮寄来钱票补贴他们的家用。

三家感受到了魏清欢的真诚,意识到魏清欢这个弟媳妇起码是真心欢迎他们回海滨市团聚,这才相约回来。

但是老三钱烈临时碰到急事脱不开身,最终是他们两家来了。

两家一个是今天上午来的一个是下午来的,正好错开了时间。

到来后发现,魏清欢在现实中的热情与书信中一样。

等钱进回家后,她发现钱进现在变化很大,性格上与以往天差地别了。

这让她大为感慨,下乡生活确实磨炼人的品性。

钱进没有跟哥姐两家客气。

礼物收拾出来,他便分类送去厨房。

挤在厨房里的大孩孩们都跑出来,手里的橘子水还没舍得喝掉。

钱进问魏清欢:“汤圆呢?”

魏清欢笑道:“今天亲戚多,我怕她碍事,扔在学习室里让她自己学习数字。”

学习室现在依然有知青去学习备考。

治安没问题。

钱进观察哥姐家五个孩子。

钱程三个孩子,老大是男孩,老二老三是女孩。

钱夕家俩孩子都是男孩,穿着改的军装,膝盖处打着补丁,脸蛋上有两团粗糙的高原红。

“叫叔没有?”钱程吆喝孩子。

三个孩子挺害羞,没敢看钱进,又跑到电视机跟前就看新奇。

东北人社交天赋不一样,钱夕俩孩子一起喊:“叔好。”

钱进哈哈笑:“你们得叫我舅!”

“舅好!”俩孩子改口。

钱进抱着双臂想了想,道:“等着我,舅给你们可有好礼物。”

他踩着台阶上楼。

钱夕家的老大问:“妈,为啥舅楼里的楼梯在他家里?”

钱夕无言以对。

她犹豫了一下,道:“有些楼房就是这样。”

“楼房不如咱林场的平房好。”老大大大咧咧的道。

老二反驳:“谁的?还是楼房好,这里有电灯、有电视,还有自来水……”

钱程家三个孩子聚在一起,不好意思开口话。

钱进又从楼上下来,手里搬着个纸壳箱。

钱夕家两个孩子顿时感兴趣的围上去,钱程家的三个孩子也好奇,踮着脚在后面看。

很快,欢呼声响起:“汽车!”

“这是铁的汽车!”

钱进拿出来,一人送了一个:“去,赛车去吧,这车有回力,知道什么叫回力吗?”

他拿了个东风卡车模型往后拉,一松手,玩具车往前跑。

五个孩子眼睛全亮了。

别这些孩子,另外四个大人也没见过这样的玩具。

陈寿江瞪大眼睛问:“老,这是什么东西?”

钱进笑道:“玩具车呀,其实它们是汽车模型,咱们国家汽车厂生产每一款汽车后,都会相应的生产出汽车模型当做纪念品。”

这是他以前就了解到的情况。

早在1960年,康元玩具厂就生产了东风牌铁皮汽车。

钱进曾经一度想从商城买各式复古汽车玩具去黑市卖,后来发现没什么意思,就搁置了这想法。

如今晚辈来了家里,他想起这回事,便去书房从商城买了几个汽车玩具。

另外他还给钱程家俩闺女一人一个万花筒。

也是当下常见儿童玩具。

这下,孩子们跟他关系便熟稔了。

钱程的大儿子钱途问道:“叔,你家水管咋自己会出水呢?”

“那是自来水。”钱夕的大儿子陈爱国回头,“你连自来水都不知道?”

陈寿江一听这话,过去冲儿子屁股踢了一脚:“咋了,你家里有还是咋地?”

陈爱国回头用解放卡车指着他喊:“以后我要当司机,学习开大车!”

陈寿江再听这话,心花怒放:“好子,有志气,你爹我这一脚看来是把你踢的开窍了!”

“然后创死你!”陈爱国继续。

陈寿江傻眼了,迅速气急败坏:“我直接踢死你算了!”

其他大人大笑。

钱夕一个劲摇头。

她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厨房里传出香味。

钱进打开电视机:“大哥二姐,你们先看电视歇一歇,我跟你们弟妹去厨房忙活一下,咱们很快就能开饭了。”

“你歇着,我去。”钱夕立马起身。

钱进摆手:“下一顿你们来,明天中秋节那顿团圆饭咱们一起来。”

“今晚不行,今晚你们先歇着,待会回咱爸留给咱的房子里好好休息,明天有你们忙活的!”

本来还要坚持去厨房的钱夕听到这句话后顿时愣住了。

她下意识看向钱程。

钱程也在看她。

‘咱爸留给咱的房子里’!

这句话给兄妹二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力!

因为他们此次回海滨市,心里多多少少有点私人算计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