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相会
笔趣阁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35章:相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5章:相会

不想错过《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当新国在那片位于大洋彼岸的狭长谷地中扎下自己的根须,立誓要在十年内,将耕耘畜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之时,

秦国皇帝派出的军队,也终于沿着兴山,来到了夏国。

阳关已经被人先后捅穿了几次,再加上地形原本就十分贫瘠,汉军远征至此,更是不会分出人手在这里驻扎看守,

于是,

在秦军来到之时,

它便已经大开了自己的门户,如同一个凄惨的,遭受了痛苦且长久折磨的人妇一般,对面前的客人,都施以冷漠,却又宽容的对待。

什么“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那已经不是阳关可以享受的了!

秦军的将领也对阳关的衰败表达了怜惜。

他回想起史书中记载的,

这座雄壮关城在初初成时的模样——

那是夏国的第一个治世,

当时,夏国还是实行着举贤禅让制度的前朝。

等到夏文王和其子成宗的时代,

阳关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显得更加坚不可摧。

“只是国犹如此,关何以哉?”

“到底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秦将抬头看了一眼阳关城头那悬挂的牌匾,随后打马冲入了其中。

他的目标很明确,

他的寻找也十分顺利,

来到夏国不多时,

便成功见到了大汉的冠军侯。

当那位霍将军听秦国这位于夏国盟约立誓的“兄弟之国”,终于到来时,忍不住抱着手,对旁边的人笑道:

“来得比我大汉还慢!”

“果然兄弟就是拿来两肋插刀的!”

跟随在他身边,已经立下不少军功的随平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

秦赵的故事,

他曾经听人讲过,自己也在史书上见到过相关记载。

在西周的时候,

秦人就得到过赵人的帮助,一同居住在造父受封的赵城之中。

之后,秦非子才受封,得到了“秦”这块地盘,让秦人有了个自己的家。

再之后,

便不用多提了。

秦赵这对同宗同源的兄弟,到底是伴随着礼崩乐坏,走向了厮杀仇恨的道路。

而这样的事迹,

跟当年夏文王收留逃亡的西秦太祖,如今西秦的宗室却在夏国肆虐,有何不同呢?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随平在心底喃喃道。

旁边的大汉将军则是一挥手,“罢了!”

“且看看他们的来意!”

若怀抱着不好的想法,

他也不介意两个一块打!

反正走出西域,来到夏国之后,这位冠军侯还未尝一败过。

他自然是信心十足,毫不畏惧的。

特意过来目睹这一幕的何博转头就对嬴辟疆:

“真可怜。”

“好不容易做件好事,结果还被人嫌弃。”

老秦人在中原的时候,名声是非常不好的。

六国称呼它为“虎狼”,指责它的狡诈无耻,多次背盟毁约。

当楚怀王被骗成傻狗之后,更是让秦人的名声,迎来新的低谷。

毕竟春秋时老实人吃的苦,总要在战国的时候,狠狠报复回去。

不过,

等到远迁西海,

嬴辟疆带头搞起了反思,不仅总结了始皇帝施政的过失,还反思了历代先王的所作所为。

他这样的大孝子行为,虽然有些祖先的面子,但也确实让复立的西秦,拥有了不同于过往的气质。

起码,

若是旧版本的秦国,

是绝不会派人来到夏国,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嬴辟疆动了动嘴巴,最后没有什么,只是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他的不肖子孙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都跟月氏人混在一起了,全然不顾“诸夏亲昵”的诺言,还有自己背负的责任。

对此,

他还能什么呢?

只能衷心祝福他早点死下来吧!

……

“迟到了这么久,还好意思是来帮助夏国的吗?”

没有举办宴席,

没有任何的笑脸,

大汉的将军岔着腿坐在上位,毫不客气的向着秦国的将军发出嘲讽。

然后没等人回答,

他便自己拍手道,“倒是我忘了!”

“你家那位猪王老早就来了,只是帮的都是倒忙罢了!”

对方被他的臊红了脸,却又没办法指责。

因为中原距离夏国更加遥远,

而大汉天兵的到来,也的确做到了“镇压一切,独断西夏”。

秦军此时再如何解释自己的晚来一步,也不过是无用之功。

于是对方只能涨红了脖子,“夏国的安危,秦国是十分上心的!”

“我们既然来了,那就请远来的贵客回去吧!”

“路途遥远,何必在这里久留呢?”

霍将军便瞪起了眼睛,“你这是想来摘桃子吗?”

西夏许多地方,已经见识了大汉天兵的威武,

后者也在四处出击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位夏国的近支皇族,将之立为了新的西夏君主。

虽然余焰仍旧灼人,

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可从表面上看,那场蔓延整个夏国的大火,的确快要被扑灭一半了。

“只是不想你再辛苦罢了!”

秦将还是那副倔犟的样子,着为汉军着想的假话,“行走这么遥远的距离,难道你就不担心粮草军需吗?”

“这个不需要你多虑!”霍将军一撇嘴,“我自有祖宗之法!”

他之所以能够一路精力充沛的来到夏国,

是效仿了祖先当年出击匈奴,远征漠北的战术。

什么粮草后勤?

他统统不管!

只要在域外的大草原上找到了蛮夷部,他就直接“以战养战”,抢了以为资粮!

血脉中传承的认路追踪能力,

还有西域商路开辟以来,对域外的探索和记录,

让这样的策略,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实施。

更别他还抢了积蓄百年的河中地区了。

到了夏国,

乞活军感激天子的恩威,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为汉军提供粮草。

那位幸运捡到皇位的西夏新君更是放出豪言壮语:

“量夏国之物力,结大汉之欢心!”

毕竟,

为了自己的皇位,多舔两口是没问题的。

而且汉人打完了仗,还是要回去的嘛!

到那个时候,一切自然苦尽甘来。

“苦一苦世家,骂名让乞活军去担!”

私底下,

为汉军筹措粮饷和报酬的新君一面派人去搜刮世家的财富,一面又指使他人,将矛头指向乞活军那边。

大抵是统治者的天性,

原本还有些懦弱的皇族旁支在登上大位后,很快就认清了谁是他的敌人,谁是他的朋友。

等汉军离去后,

他一定是要对乞活军这支“逆贼”下手的!

……

“所以,我们想要你站出来,举起大旗!”

就在秦汉争吵没个结尾,秦军气愤的出去攻打那位诸侯和月氏人的地盘时,

有乞活军的道长悄悄找到随平,告诉他这个消息。

“王师不会永远停留在夏国,而国中贫富未均,贵贱仍然存在天堑……这些都是我们之后仍需面对的问题。”

“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而不能只想着依靠他人。”

随平是个很聪慧的人,

他知道,自从王师为西夏迎立了新君之后,太平道内部对此而生出的忧虑。

但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虽有军功,却还不足以担负扛旗的大任。

“不用再推辞了!”

那道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道:

“虽然你的确年轻,可本领一点也不简单!”

“我们商议了很久,最后还是决意,让你来做这个主!”

“这样会不会有种钦定的感觉?”随平还是有些惴惴。

“不必多想,你且放宽心去做吧!”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