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吵翻了(下)
笔趣阁 >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238章 吵翻了(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8章 吵翻了(下)

不想错过《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嘭!

一名干部恍然大悟,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么一,现在不缺水,但是按照这个人口数量来算,将来水不够用的地方,都不适合了!”

另一名干部也若有所思:“综合交通、水资源、地理环境、军事战略角度来看,还是武汉、郑州最合适啊!

可是郑州的话,又有黄河水患的风险,武汉的水灾风险,也不呢!”

这时老政委笑道:“我们各大工厂,以及工院、科院都贴了一句话,叫...灵感,要浪漫,设计,要现实!

这用在地方的发展管理上面,也很好嘛。

在发展规划上,我们要领先当下的思维,充分考虑未来20年,甚至是50年后的情况,避免将来城市的经济发展,因为我们眼下的短视,而出现停滞。

在处理眼下的发展问题时呢,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实施太过天马行空的措施,以免浪费资源。”

干部们顿时默默点头,将话记在本本上。

老政委又看向老赵:“赵刚同志,你看,你觉得在哪里选都城最好?”

赵刚翻了几页笔记,翻到了之前老王对各大湖泊现状的预警。

看了眼之后才道:“在我看来,现在所有城市都是不太合适。

武汉的话,必须要禁止洞庭、鄱阳这两座大湖周边地区的百姓围湖造田,并且退田还湖,增加湖泊的蓄水防洪能力。

否则一旦遇上大水灾,武汉会很危险。

郑州也一样,在没有处理好黄河的隐患前,不适合当都城,花园口的事情,犹在眼前啊。”

话音一,其他所有干部都不乐意了。

“你这半天,结果是一刀切呀?”

“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田,让他们退田还湖,不是逼得他们造反嘛?”

“这就要给他们讲清楚了,尽量避免激起民怨。”

“所以我还是太原,还省得搬来搬去的麻烦!”

“你这更扯,大典肯定会有各方百姓过来庆贺,太原就一条正太线能通往外省,多不方便?”

老政委又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了下来。

随后道:“刚才赵刚同志,选择都城,还要考虑一个安全的情况,这一点不可忽视。

我们的大典,要尽快举办,向世界宣告新华国的成立,以便于更好地应对眼下的国际形势。

目前南方的各大城市,有的还没完全解放,而解放了的那些,诸如武汉,也还有大量旧势力残留。

所以,南方城市暂不考虑,要不然万一我们举办庆典呢,突然来几个特务往人群里扔几个手榴弹,那我们就会沦为世界的笑柄。”

众人连连点头。

老政委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润润嗓子,继续道:“我的想法是,先选一个暂时的都城,向全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等以后世界局势稳定下来,再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暂时在太原、邯郸、以及石门这三个地方选。

这几座城市解放的时间相对较长,群众基础好,治安环境优良,敌特也基本肃清,安全无虞。

石门是我们最近重点发展的城市,工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经济发展迅猛,这半年多又是我军的指挥中心,行政设施条件良好,能满足短期的需求。

邯郸的话,是3000年古城,至今没有改过名字,传承久远,相对容易获得文化界的认可,且这一年来发展也很不错。

所以,先选一个地方先举办庆典,这几座城市交通相对便利,中枢机关能直接从太原搭乘火车搬过去,只要再整理出一个用于阅兵的场地就行。

后续呢,就跟赵刚同志的,等解决好了黄河、两湖地区的水患问题,等到国内各大城市彻底安定下来,彻底赶跑了鬼子,我们再考虑迁去哪里。

甚至,我们不用拘泥于在现有的城市中选,如果我们将来富强了,找一个综合各方面要求都优秀的地区,新建一座都城也不是不能考虑!”

立刻就有同志道:“哎首长,要是新建的话,我觉得襄阳周边也很不错啊,背靠汉江不缺水,水患风险也没有武汉那么大,将来如果发展起来,是个很好的位置啊!

而且南昌也可以考虑,那是我军打响革命第一枪的地方!

还有嘉兴,我们组织诞生的地方,用古人的话,就是龙兴之...”

“哎哎哎,你这个同志思想也有点问题啊,刚才我就了,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信这个!”

“可我觉得他得还挺有道理啊。”

“什么呀,都了综合考虑,照这意思,朱元璋还得把都城建在凤阳?”

“你看你这人,又抬杠!”

老政委无奈,再次敲了敲桌子。

等安静下来后,老政委笑道:“这个以后再,我们先把短期暂时的位置定下来。

北平现在离鬼子太近,安全是个大问题,其他城市都是刚解放,地下战线打得还很激烈。

时不我待啊同志们,要是世界局势相对稳定,那我们可以慢慢讨论。

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越早稳定国内,整合全国的资源力量,将来不久后的机会就越大,立国,竖起大旗,肯定是稳定国内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所以大家讨论讨论,看石门和邯郸有没有可行性?”

。。。

下午3点,政院办公室内。

老政委当先走入,赵刚紧随其后。

一进屋,老政委便坐到自己办公桌前的椅子上,长出一口气。

老赵则是给老政委倒了杯水。

“头疼啊。”老政委接过水,有些疲惫地笑道,“争来争去,最后还是太原和西安平票,交给上级去决定吧。”

老赵在对面坐下,笑着道:“既然是短期的临时都城,那太原确实也不错。

西安的话,千年古城,历史名都,容易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就是经济面貌上有点差,近来又经历胡灾军团的搜刮。”

老政委吸溜了一口茶水,摇头道:“穷不是什么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对来观礼的帝国主义彰显什么虚荣。

当我们的子弟兵从他们面前走过,当我们的钢铁洪流从他们面前开过,当我们的战机从他们头顶掠过,我相信他们不敢对我们有任何的嘲笑!”

老赵顿时一脸的受教:“是!”

老政委笑笑,又无奈道:“也不知道选旗组那边,选得怎么样了,估计吵得比我们这边还凶。”

话音刚,就传来了敲门声。

两人看向门口,却见一名干部面色兴奋地走了进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哦?”

老赵站起身接过电文稿,只一眼,他也面露狂喜。

“5兵团解放郑州,国军全体投降了!”

“这么快?”老政委噌的一下站起身,绕过桌子一把捞过电文稿。

却是14纵在越过颍河休整一天后,继续突进,于今天上午10点攻入郑州,国军东、西两线的所有部队的补给全部断绝。

而想要逃跑又被我空军拦下的一众国军高层,今天终于选择了投降。

“好个5兵团!”老政委振臂一呼,又笑道,“他们还算明智,带着几百万人投降,避免了国家的损失。”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