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赵有禄后台大大滴
笔趣阁 > 清妖 > 第14章 赵有禄后台大大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赵有禄后台大大滴

不想错过《清妖》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一个九品学官主动上交千两议罪银,从而一下成了全国典型,连升五级。

这种好事,真是天上掉下来的?

正常人的思维应该是这样想:“哪这么好的事,肯定有黑幕!”

两江官场上本就有不少人怀疑赵安这个议罪银典型是和珅幕后操纵,因此纵使恨赵安入骨也不敢收拾他,现在赵安大大方方出,不过是对这个怀疑做个回应。

反正过路的福州将军魁伦也他是和珅狗腿子,那就顺势而为,将和中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只是,这个回应依旧是骗人的。

那一千两是他敲诈的东台知县,而不是和珅托人给他的。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福昌不可能去找和珅询问此事的真假。

两人真碰到一起都不会提这事,这就叫规矩。

官场上的默契。

都破了就没意思了,凡事都得靠悟。

这一悟,不就有操作和联想空间了。

堂堂帝国副相为何不树立其他人为典型,偏要树立一个远离京师的九品芝麻官当模范呢?

还堂而皇之的上了大清朝的每日头条,啧啧,这芝麻官是您和中堂的亲戚,还是和中堂您背后那位的亲戚?

要不然至于这么宣传么。

想,好好用屁股想!

后面还有个官升五级外加黄马褂呢!

一年不到连升十级,中途还因行贿蹲过大牢,结果毫发无损出狱,办他的一省老宗师则被紧急调回京,导致一省学政竟然空缺至今。

七品府学教授加督学委员差遣,这本就是破天荒的事,再加巡漕御史衔,甚至能直接调动绿营抓捕漕帮反贼.

这些,难道仅仅是因“赵有禄”是和珅狗腿子?

这些又单纯是一个“狗腿子”能做到的么。

如果不是赵安自己在故意诱导福昌将他和老太爷下江南的风流事联系在一起,恐怕自己都信了。

真得信。

爹亲娘亲比不上老太爷亲啊。

赵安能有今天,可不全托老太爷的福么。

也就老太爷年纪大了,要不然指定抽他一桶血验一验。

“.若非和中堂点拨下官,下官又岂能有今天”

赵安对和珅的感谢之情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反正只字不提老太爷。

越是不提,人福大人就拼命的用屁股乱想。

胡思乱想的结果就是:“嘶!此子恐怖如嘶!”

心都跳了起来,也后悔了。

后悔啥?

后悔脑子瓦透了么,竟想着拉五福阿哥一起侵吞朝廷资产!

难怪五福阿哥迟迟不肯表态。

这破事做的,跟哄人儿子偷老子的钱有什么区别。

别看这会福昌人模人样站在那,实际就差汗流浃背。

原本和蔼可亲胖乎乎的脸蛋,此时跟中风般肌肉变得无比僵硬,想笑笑不出,想哭不敢哭。

不怪福大人就这么被绕了进去,实是赵安编的故事比《故事大王》还精彩,哪怕福大人他哥福尔摩斯来了,推理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帝国南方正在快速崛起的新星、体内流淌着高贵爱新觉罗血液、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皇帝乾隆陛下的私生子——五福儿阿哥!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五福儿阿哥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另一个三福儿、四福儿。

炙手可热,权倾天下的存在。

没办法,老太爷对私生子就是偏心。

因为没办法给他们皇位,只能给他们旁人难以企及的权势。

一想到五福儿阿哥弄不好就会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福大人悔的肠子都快九转了。

“大人这是怎么了?”

赵安他妈的明知故问。

福大人能怎么,只能由衷感慨:“和中堂真是大人的贵人啊。”

注意!

藩台大人的是“大人“,而不是“赵大人”。

少一个字,代表的意思就不同了。

正愁怎么解除双方合作贪污的事,未想五福儿阿哥却道:“之前大人的事,下官觉得可以,只是江宁学宫新址一事,大人得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赵安决定配合福昌卖朝天宫,因为他本来也有把江宁府学迁出来的打算,要不然借读、学区房包括食堂后勤供应链不好弄。

问题是新府学设在哪呢?

卖的是地皮和建筑,没把江宁重点高中连老师带学生一起打包卖给民营企业家啊。

赵安的态度变化令福昌紧绷的心弦为之一松,赶紧关于新府学场地他早有打算了,就是把布政使司衙门在城中的一处空闲场地利用起来,稍微装修一下改一改就能成为新的江宁高中。

那地方原先是八旗兵的一处校场,雍正朝那会弃了不用,占地极大,比现在的朝天宫大了足有数倍,莫容纳一个新江宁高中了,就是再建座江宁大学都绰绰有余。

赵安点头认可福大人这一安排,表示江宁学宫那边由他去做思想工作,但新学宫场地建设这些事情也由他主持。

毕竟,他兼着江苏督学委员,不能当甩手掌柜。

福昌自是求之不得,表示藩台衙门全力配合,只要是五福儿阿哥的需求,藩台衙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上。

赵安满意,双方吃饭。

饭间不谈公事,只谈风花雪月。

酒足饭饱,告辞走人。

藩台大人的钱粮师爷老陈及时闪现,摸着山羊胡笑咪咪问道:“看样子,那赵有禄同意了?”

福昌点了点头,却是吩咐陈师爷:“江宁学宫不管卖多少钱,都拿出来平分,不可瞒着他。”

“这?”

陈师爷呆住,他已经给恩主找了两个买家,一个愿出360万两,一个则愿出380万两。

这要全拿出来平分,一下就少了好几十万两啊。

“照我吩咐做便是,”

福昌不无告诫道:“此子大有来头,不是你我能唬弄的。”

陈师爷不解:“这赵有禄不就是靠巴结和珅得的势么,左右一个四品官,大人谨慎些是应该,倒也不必如此忌惮于他吧?”

“你不懂,与你也不明白。”

福昌摆了摆手,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钟山,凝立许久,忽道:“不过有了此子,我们在江宁不管做什么都能安心些。”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