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方腊被捉,尘埃落定
不想错过《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
宋江面圣回来,将赵俣给其部官员将士的升赏带来,使得原来的宋江义军现在的虎贲军气势如虹。
在这样高昂的气势下,虎贲军顺江西进,接连攻克富阳、新城、桐庐、建德……一直打到了方腊的老家睦州清溪县。
与此同时,刘法也带人攻克了歙州,目前正在收复歙州所属婺源、祁门、绩溪、黟县等地,将方腊部的方腊义军全都赶回睦州,准备与虎贲军合围方腊部的方腊义军。
这里顺便一句,之所以刘法的进展没有宋江快,不是刘法率领的西军的战力不如宋江率领的虎贲军的战力,而是从赵俣到童贯再到刘法,制定的战略都是用宋江义军消耗方腊义军,这虎贲军才充当起了剿方腊义军的主力。
到了清溪县,宋江命人出去打探方腊义军所躲藏的帮源洞的地形。
结果,得知那座高山,整座山恰似一尊天然的覆钵式白塔,主峰搁船尖海拔数百丈,有东南诸山之祖的赞誉,拥有最神秘的硅质岩峰墙地貌,怪石嶙峋,奇峰罗列,构成了复杂的山地地形。
这里还有“石门九不锁”的独特地势,十道天然石门有的是山势拢聚成似天然城门,有的是山中原居民的先辈们从岩石上开凿出来,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地形。
其山地处歙州、杭州、睦州三地交界处,与临安、淳安两县交界,东北有千亩田七尖,西边是嶂山清凉峰,南边是白际山脉,东南是金紫峰,北边是东西俩天目山、昱岭山脉。
总之,这里既险要无比,又四通八达,轻易攻打,不仅难以攻克,还有可能使己方造成巨大伤亡,而且还可能让方腊义军利用复杂地形四处逃窜,死灰复燃。
宋江深知,此战关乎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安宁,也关乎他及麾下虎贲军的荣辱,所以不敢有丝毫轻率。
宋江召集手下一众将领、智囊、参谋,围坐于临时搭建的军帐中商讨剿灭方腊的对策。
“帮源洞地势之险,非比寻常,若强行攻关,必损兵折将,且难以奏效,万一教方腊借道逃离此地,或将前功尽弃,为朝廷留下大患,诸位畅所欲言,该当如何是好?”宋江问道。
“为今之计,唯有重金悬赏,找到熟悉帮源洞地形之人,方能为我军指引路径,绕过险峻,直击贼巢,一战定乾坤。”张所建议道。
“大善。”宋江:“传我军令,即日起,凡能提供帮源洞地形详图或能引领我军寻得隐秘路径者,赏黄金千两,若立有大功,朝廷再有封赏,上不封顶。同时,派遣探子深入周边村,秘密探访,务求寻得熟悉帮源洞地形之人。”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禀报相公,外面有一个箍桶匠求见。”
宋江有些愕然,‘怎么,连箍桶匠都敢来求见我了吗?’
不想,一旁的宇文虚中却“腾”地站了起来,大喜道:“陈箍桶!”
经过宇文虚中的提示,宋江才反应过来,来人是方腊的重要谋士陈箍桶。
宋江暗自思量,‘这陈箍桶既是方腊的心腹智囊,必对帮源洞的地形了如指掌,此番前来,莫非是上天助我?’
宋江忙:“快请!”
反应了一下,这还不够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关键,在这个节骨眼上,陈箍桶若真是来投奔朝廷的,那就等于是官渡之战许攸因袁绍多疑而转投曹操。
如此,他宋江即便不学曹操未及穿鞋便赤脚相迎,也得亲自出迎,方能显示出朝廷的诚意。
念及至此,宋江不及束好外袍,三步并作两步疾奔出帐。
宇文虚中等人见此,也跟着出去迎接陈箍桶。
晨光中,只见陈箍桶戴着破毡帽,身上穿的短衣衫和草鞋上沾满泥尘,一副普通老农的样子,但仔细一看,他身上却有一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神态,给人一种他很不凡的感觉。
宋江整了整衣襟,快步上前躬身一揖:“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宋江三生有幸!”
陈箍桶笑着还礼:“相公折煞草民了,草民不过山野箍桶匠,岂敢当此大礼?”
宋江:“先生过谦!非止宋江久闻先生胸藏丘壑,陛下亦听过先生大名。”
这回,陈箍桶是真有些诧异了!
宋江一直在江南,还跟方腊是死敌,知道他陈箍桶的名字很正常。
而赵俣可是远在东京汴梁城的皇宫中,居然也知道他这箍桶匠的名字,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意外?
陈箍桶心中暗自揣测着宋江话中的真假,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保持着那从容淡定的笑容:“陛下竟也知晓草民,真是让草民荣幸万分。”
宋江知道陈箍桶不信,他也没有立即就解释,而是侧身相让,“帐中备了粗茶,还请先生移步入内一叙。”
军帐内,宋江亲手给陈箍桶倒了杯茶,才:“前些日子我回京赴阙,谈起方腊时,陛下言,方腊手下三人最可惜,包康、吕将、陈箍桶。包康乃忠臣之后,却弃朝廷而从贼,实乃朝廷之失;吕将‘挥师直取金陵,扼守长江天险’之谋,乃谋取江南良策;先生‘杀徽、严以示威,长驱渡江,结人心以入长安耳’之谋,更为陛下所赞,陛下称乃王者之略,寻常草寇岂敢用这成王之策?”
宋江这话,不,是赵俣的点评,正中陈箍桶的心坎,要是方腊采用他的谋略,肯定不会输得这么惨,所以,他眼神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激动,却仍保持着冷静与矜持,缓缓地道:“陛下谬赞,草民不过一介箍桶匠人,所为皆出于无奈,哪有甚么王者之略,不过是乱世中的一点微末智计罢了。”
宋江看出来了陈箍桶已经被动,只是还差一点点火候,所以,他又加大了力度:“陛下还曾言,先生‘天下势犹桶板,能箍则合,不能箍则离’之论,实乃洞察世事之金玉良言。这世间万千州郡、黎民百姓,恰似桶之木板,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相连。朝廷若能如强箍般以仁德为绳、以政令为钉,将天下人心紧紧聚拢,那我大宋自会坚不可摧,任凭风雨侵袭,亦能稳如泰山。”
听宋江转述了赵俣的这番话,陈箍桶彻底动容,在他看来,朝政积弊丛生,贪官污吏横行,士绅地主疯狂掠夺土地,不给百姓活路,这就像那锈蚀断裂的桶箍,渐渐失去了束紧木板的力量。方腊揭竿而起,正是瞅准了这桶箍松动的契机,才搅动了天下风云。若早有明君贤臣领悟此道,以雷霆手段修复那断裂的桶箍,又何至于让方腊之流有机可乘?
不想,赵俣竟然一点就透,完全明白了赵宋王朝的症结所在。
陈箍桶心中激荡难平,不禁感叹:“桶箍若松,则水必漏;人心若散,则国必危。陛下能以此喻治国,足见其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实乃我大宋之福,百姓之幸也!”
“成了!”
宋江心中一喜,接着直言不讳地问:“可听闻帮源洞地势险要,十门九锁,不易攻打。先生若能指点迷津,解朝廷燃眉之急,宋某愿以剿匪首功相赠,更会如实奏明陛下,保先生才华不被埋没,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陈箍桶这次过来,就是投降赵宋王朝的,又得知赵俣已经注意到他了,怎么能不顺势帮赵宋王朝解决方腊,使自己上岸?
陈箍桶也没废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帮源洞于山谷幽深、地势险要之处,地形复杂多变,又险关重重,非本地常跑山人,实难找到地利之便,而此地之人,要么教方腊诛杀,要么早已从贼,而我亦非本地人,上下山皆须靠本地人指引,于此事之上爱莫能助。”
这话的时候,陈箍桶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周围人的神色变化。
确实有不少人在听陈箍桶这么了之后,露出失望之色,甚至有恼羞成怒的意思,但宋江等主要人员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
陈箍桶暗自点了点头,又:“我虽不熟悉帮源洞地形,但知晓有一人必对帮源洞了如指掌,且一定愿助我大宋一臂之力。”
宋江问:“何人?”
陈箍桶答:“方庚。”
不用宋江再问,陈箍桶就主动出:“方腊聚众起义,杀害方有常家四十二口,独教方庚跑了,我有一弟子知晓方庚在何处,必能他来投。”
听陈箍桶这么,宋江等人大喜,催促陈箍桶赶紧派人去方庚投军。
陈箍桶点头答应下来,请宋江派人去寻他的徒弟过来。
陈箍桶交代完他徒弟去找方庚,又对宋江:“方腊之侄方琼鹰视狼顾,天生叛主之相,应能策反……”
有了熟悉方腊义军的陈箍桶为宋江出谋划策,宋江重新布置军队,封锁了方腊义军逃跑的可能。
但借着帮源洞附近复杂险要的地形,方腊义军跟宋军还是周旋了月余时间。
陈箍桶告诉宋江等人,帮源洞的方腊义军大概二十多万,而且有众多摩尼教核心教徒统帅的精锐。
更麻烦的是,只要给方腊留一口气,那用不了多长时间,以方腊和摩尼教发展义军的速度,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为了不给方腊义军死灰复燃的机会,刘法亲率十几万西军驻扎在帮源洞的前面,宋江则亲率十几万虎贲军驻扎在帮源洞的后面,封锁了方腊义军逃走的所有道路。
待一切准备就绪,虎贲军首先向帮源洞的箭门岭发起进攻。
箭门岭是帮源洞的西侧门户,一旦被宋军打开,方腊义军被剿灭可能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因此,方腊亲率几万摩尼教的精锐,在这里堵击宋军。
仗着箭门岭这里易守难攻,方腊义军在十余日内一连打退了宋军的上百次进攻。
箭门岭的南面山腰上隐蔽着一条道,这是进出帮源洞的要道,名叫南山口。
南山口被茂竹丛林覆盖着,十分隐蔽,不熟悉这里地形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方庚投军后,在第一时间就把这条道告诉给了宋江。
虎贲军在正面攻不下箭门岭的情况下,选择从道迂回进入南山口,连夜架起了铁火炮,发动了进攻。
铁火炮一发接一发,只炸得南山口土飞石扬,烟雾弥漫。
在铁火炮的掩护下,卢俊义、林冲、徐宁、杨志各率领本部精锐猛扑过去。
方腊在部署兵力的时候,认为南山口隐蔽,宋军不会从这里进攻,所以只派了少量的兵力把守,进而被宋军从南山口攻了进来。
面对宋军铁火炮的轰击,和数万精锐从后面杀上来,方腊义军毫不退缩,他们边吟颂着圣歌,边凭险抵抗,与宋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双方在这里一直激战到了深夜,方腊的第一军师汪公老佛在这一战中战死了,方腊本人也杀得马没了宝剑也丢了。
方腊义军的精锐在此战当中死伤不计其数。
同样的,宋军,主要是虎贲军,在这一战当中,也没少死人。
双方的鲜血将这箭门岭都染成了血红色。
后来,宋军不断增援,方腊义军不得不放弃箭门岭。
宋军且战且进,鸣镝纵火,拼命的压缩方腊义军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刘法从正面也击败了包康、方七佛等人的防线,率大军从帮源洞的东面攻入帮源洞。
被围困在帮源洞中的方腊义军,不得不困兽犹斗跟宋军展开血战。
见方腊义军太过顽强,杀伤了他们大量的将士,刘法也是边杀、边漫山遍野的纵火焚烧,压缩方腊义军的战略空间。
双方从清早战至黑夜,从黑夜又战至天明。
经过数日苦战,方腊义军仅剩下七万多人。
这七万多人在包康、方七佛、吕将、管孙众、方世宗等人的率领下,继续跟宋军且战且退,寻找突围的机会。
而方腊一家和少数方腊义军则因为混乱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在一座极为隐秘的山洞中躲了起来。
跟方腊有血海深仇的方庚,利用熟人收买了方京。
方京交代,方腊一家和两百多方腊义军的骨干藏身在帮源洞的一个崖洞内。
方庚赶紧向宋江报告。
宋江当即就派鲁智深和武松率领三千精锐步兵去捉方腊。
在方京的带领下,鲁智深和武松找到了方腊所在的崖洞。
双方大战了一场之后,方腊和他两个儿子方定和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至于其他人则全都被鲁智深和武松给击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