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头疼不已
笔趣阁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760章 头疼不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0章 头疼不已

不想错过《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夜色渐深,曹操大帐内烛火摇曳。郭嘉轻咳一声打破沉默:“主公虽有雷霆之威,但江东水战颇精,我军多北方士卒,水土不服,还需早作筹谋。”程昱也附和道:“郭祭酒所言极是,且荆州新降,人心未稳,粮草辎重的调配还需时日。”曹操微微皱眉,抚须沉思片刻后道:“无妨,先让荆州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待军心稳固,即刻渡江!”

与此同时,江东孙权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如铅。张昭捋着胡须,神色忧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得荆州,兵强马壮。我江东虽有长江之险,却难敌其锋芒。依臣之见,不如遣使请降,以免生灵涂炭。”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周瑜“唰”地起身,长剑出鞘,寒光闪烁:“子布之言差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江东子弟岂肯屈身事贼?某虽不才,愿领三万精兵,破曹贼于长江之上!”鲁肃也疾步上前:“主公,荆州刘备与曹操有血海深仇,若能联刘抗曹,定可一战!”孙权来回踱步,眼神在主战与主降两派间游移,手中佩剑握得“咯吱”作响。

深夜,孙权独坐在江边,江风卷起他的衣袍。月光下,长江波涛汹涌,似有千军万马奔腾。“父亲、兄长辛苦打下的江东基业,难道真要拱手让人?”孙权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时,鲁肃悄悄走近:“主公,诸葛亮已到江东,此人足智多谋,或许能解此危局。”孙权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快请!”

次日清晨,曹操军营中号角震天。蔡瑁、张允指挥着新降的荆州水军,在长江上操练。战船排列整齐,旌旗猎猎。曹操站在主舰之上,望着浩浩荡荡的船队,意气风发:“传令下去,打造锁链,将战船相连,以平江水颠簸,让北方将士如履平地!”荀攸面露疑惑:“主公,若敌军火攻,恐……”曹操大笑打断:“此时正值隆冬,只有西北风,哪来东南风?即便火攻,也只会烧向敌军自己!”众将纷纷拜服。

而在江东,诸葛亮舌战群儒后,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周瑜与诸葛亮首次会面,两人目光相撞,似有火花迸溅。周瑜率先开口:“久闻先生大名,不知破曹有何良策?”诸葛亮微微一笑,取过笔墨,在纸上写下一字,递给周瑜。周瑜展开一看,纸上赫然写着一个“火”字,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不禁抚掌大笑:“先生与瑜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只是这东风……”诸葛亮神秘一笑:“亮愿设坛借风,都督只管筹备火攻之事。”

曹操这边,为鼓舞士气,大宴群臣。江面上,数百艘战船灯火通明,美酒佳肴摆满宴席。曹操醉意微醺,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歌声豪迈,响彻江面。此时,蒋干自告奋勇,愿去江东劝降周瑜。曹操大喜,命人备船相送。

蒋干怀揣着曹操的密信,乘着一叶小舟,悄悄驶向江东。周瑜得知蒋干前来,心中暗笑:“来得正好!”他大摆宴席,与蒋干开怀畅饮,故意装醉,将伪造的蔡瑁、张允通敌书信放在案头。蒋干趁周瑜熟睡,偷看书信,大惊失色,连夜逃回曹营,将书信呈给曹操。曹操盛怒之下,斩杀蔡瑁、张允,待冷静下来,方知中计,却已追悔莫及。

江东的备战如火如荼,黄盖主动请缨,愿施苦肉计诈降曹操。周瑜假意发怒,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阚泽带着黄盖的降书,前往曹营。曹操生性多疑,反复盘问,阚泽对答如流,终于打消曹操疑虑。

决战前夕,曹操收到黄盖即将来降的消息,得意洋洋:“孙权小儿,此番必亡!”他下令战船列阵,准备接应黄盖。而江东这边,诸葛亮在七星坛上,披头散发,脚踏罡步,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呼风唤雨。周瑜心急如焚,望着阴沉的天空,暗自祈祷。

终于,风向突变,东南风骤起!周瑜大喜,立即下令:“点火!”黄盖率领装满茅草、硫磺的火船,借着风势,如离弦之箭,冲向曹营。曹操战船因被铁链相连,无法散开,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曹军大乱,哭声、喊声、马嘶声混成一片。

刘备、关羽、张飞率领陆军趁机杀出,与江东联军两面夹击。曹操在许褚、张辽等将领的拼死保护下,率残部突围。一路上,又遭遇赵云、张飞、关羽的截杀,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当曹操逃至华容道时,早已人困马乏。突然,一声大喝:“曹贼休走!关某在此!”曹操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忙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及往日恩情,最终放走曹操。

曹操狼狈逃回许昌,一路上,寒风呼啸,似在嘲笑他的惨败。他望着身边寥寥无几的残兵,心中满是不甘。曾经意气风发,欲一统天下,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回到许昌后,曹操将自己关在书房中数日,桌上堆满了战报和地图。他的眼神中透着血丝,时而愤怒地拍案而起,时而又陷入沉思。

“赤壁之败,乃我此生奇耻大辱!”曹操猛地将手中的竹简摔在地上,竹简散开,字迹凌乱。他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赤壁之战的每一个细节,黄盖的诈降、东南风的骤起、熊熊燃烧的大火,这些画面如同噩梦般挥之不去。

荀彧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看到满地狼藉,心中一紧:“主公,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重振旗鼓。”

曹操停下脚步,目光如炬:“文若,你说,我该如何才能雪此大耻?”

荀彧沉思片刻:“主公,此战虽败,但我军根基未损。如今应先安抚百姓,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待时机成熟,再图南下。而且,我们需加强对荆州的防范,防止刘备和孙权进一步扩张。”

曹操点点头,眼神逐渐坚定:“不错!传令下去,减免赋税,招募新兵。同时,密切关注荆州动向。”

与此同时,江东大营内,庆功宴上,美酒佳肴摆满了长桌,将领们欢声笑语,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孙权端起酒杯,走到周瑜面前:“公瑾,此战胜得漂亮,多亏了你运筹帷幄!”

周瑜起身,恭敬地回礼:“全赖主公信任,以及诸位将士奋勇杀敌。亮也功不可没,若不是他借来东风,此战难以如此顺利。”提到诸葛亮,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孙权笑着说:“只是不知那刘备,接下来会有何动作。他如今借了荆州,势力渐长,不得不防。”

周瑜皱起眉头:“刘备素有大志,此次借荆州,恐怕不会轻易归还。我们需早做打算。”

孙权放下酒杯,沉思良久:“派人密切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而在荆州,刘备正在大帐中与诸葛亮商议。刘备望着地图,眉头紧锁:“孔明,如今曹操虽败,但实力仍不容小觑。孙权对我们也心存戒备,我们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摇着羽扇,胸有成竹:“主公勿忧。曹操新败,短时间内无力南征。孙权虽强,但江东士族内部矛盾重重,自顾不暇。我们应趁此机会,稳固荆州,西进益州,扩充地盘。”

刘备眼前一亮:“西进益州?但益州刘璋,乃汉室宗亲,我们如何能夺他的地盘?”

诸葛亮微微一笑:“刘璋暗弱,难以守住益州。我们可先以相助之名进入益州,再寻机夺取。而且,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进可攻,退可守,乃成就霸业的根基。”

刘备点头:“好!就依先生所言。只是,谁可担当西进的重任?”

诸葛亮沉思片刻:“可让关羽镇守荆州,张飞、赵云随主公西进。我留在此地,筹备粮草,接应大军。”

刘备拍案叫绝:“好!就这么办!”

然而,就在刘备准备西进益州之时,孙权却坐不住了。他派鲁肃前往荆州,向刘备索要荆州。鲁肃来到荆州,见到刘备和诸葛亮,开门见山地说:“刘皇叔,如今赤壁之战已胜,我主希望皇叔能归还荆州。”

刘备面露难色:“子敬,非我不愿归还。只是如今我尚无立足之地,若归还荆州,我军将无处安身。还望子敬在孙将军面前美言几句,容我暂借荆州,待我取得益州,定当归还。”

鲁肃无奈,只好将刘备的话带回江东。孙权听后,勃然大怒:“刘备这是想赖着荆州不走!”

周瑜见状,进言道:“主公,既然刘备不愿归还,我们不如强攻!”

孙权沉思良久:“不可。如今曹操虽败,但北方局势不稳,随时可能再次南下。若我们与刘备开战,恐让曹操有机可乘。不如先与刘备保持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待时机成熟,再夺回荆州。”

周瑜虽心有不甘,但也只得听从孙权的安排。

此时,曹操在许昌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势力逐渐恢复。他得知刘备准备西进益州,心中暗喜:“刘备这是想扩张势力,若他与刘璋开战,我正好可以坐收渔利。”于是,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张郃进军汉中,企图切断刘备西进的道路。

刘备得知曹操进军汉中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曹操这是要断我后路!孔明,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沉思片刻:“主公不必惊慌。可先派马超前往汉中,牵制曹军。我们则加快西进益州的步伐,尽快拿下益州。”

刘备依计而行,派马超率领精兵前往汉中。马超来到汉中后,与夏侯渊、张郃展开激战。马超勇猛无比,曹军一时难以抵挡。

而在益州,刘璋得知刘备大军即将到来,惊慌失措。他的手下张松、法正等人,早已暗中投靠刘备,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川。刘璋无奈,只好派人前往荆州,邀请刘备入川相助。

刘备接到邀请后,心中大喜:“此乃天赐良机!”他留下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则率领张飞、赵云、黄忠等将领,以及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益州进发。

刘备进入益州后,刘璋亲自出城迎接。两人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心中都各有打算。刘备在益州不断收买人心,扩充势力。刘璋渐渐察觉到刘备的意图,开始对他产生戒备。

终于,矛盾爆发。刘璋下令关闭城门,阻止刘备进军成都。刘备大怒,下令攻打刘璋。张飞、赵云等将领勇猛无比,一路势如破竹。

然而,就在刘备攻打益州之时,孙权却趁虚而入,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得知荆州被袭,急忙回师救援。但在途中,遭到吕蒙和曹军的夹击,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部将潘璋、马忠擒获,惨遭杀害。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云长!我誓要为你报仇!”他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孙权。

孙权得知刘备来势汹汹,心中十分害怕。他派使者向刘备求和,但刘备拒绝了。孙权无奈,只好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大军抵御刘备。

陆逊来到前线后,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刘备大军在夷陵一带驻扎,由于天气炎热,刘备下令在山林中安营扎寨。陆逊见时机成熟,下令火攻。顿时,刘备大军陷入一片火海,损失惨重。刘备大败,逃往白帝城。

经此一战,刘备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在白帝城,他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先生若觉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痛哭流涕:“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全力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他对内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对外与孙权重新修好,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在许昌得知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感慨万千:“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如今使君已逝,天下再无人能与我争锋!”但他此时也已年事已高,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却已力不从心。

孙权在江东,经过几次大战后,势力更加稳固。他继续发展江东的经济和军事,成为三国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蜀、吴三国,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继续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各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争斗、联盟,权谋与智慧交织,战火与和平交替。

在魏国,曹操之子曹丕逐渐掌握大权。他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取代汉室,建立新的王朝。在他的谋划下,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称帝,国号魏。魏国在曹丕的统治下,继续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同时对蜀、吴两国虎视眈眈。

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虽然国力有所恢复,但与魏、吴相比,仍然相对弱小。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多次出兵北伐。他六出祁山,与魏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每次北伐,诸葛亮都精心谋划,运用各种策略,但由于蜀国军力有限,加上粮草运输困难等问题,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吴国则在孙权的领导下,凭借长江天险,固守江东。孙权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同时不断扩充海军力量。吴国的水军在三国中堪称最强,这使得魏国和蜀国不敢轻易对其发动大规模的水上进攻。

许昌皇宫的铜雀台上,曹丕手扶鎏金栏杆俯瞰皇城,深秋的霜风卷着枯叶掠过巍峨宫阙。三年前受禅大典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彼时他头戴十二旒冕旒,身着玄色龙袍,在满朝文武的三呼万岁中接过传国玉玺,那一刻他终于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大业。如今望着这片苦心经营的天下,他的目光却并未有丝毫放松,反而愈发冷峻深沉。

“陛下,青州刺史急报,公孙渊在辽东集结兵马,似有异动。”黄门侍郎小心翼翼地递上密折。曹丕接过折子的瞬间,指甲在羊皮纸上划出一道细痕。辽东地处边陲,公孙渊虽表面臣服,却一直暗中积蓄力量,犹如魏国北疆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他深知,内忧未除,外患又至,这天下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

与此同时,成都丞相府内,诸葛亮正凝视着墙上的巨幅舆图。案头的七星灯在穿堂风中明灭不定,映得他苍白的面容愈发憔悴。自上次北伐因粮尽退兵后,他日夜钻研改进运输之法,木牛流马的图纸铺满了书房。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陇西山脉的地形标记上时,眉头再次紧紧皱起。魏国在关中的防御日益严密,郭淮、张郃等名将坐镇,想要突破谈何容易。

“丞相连日操劳,该歇息了。”姜维捧着药碗轻声说道。诸葛亮摆了摆手,声音略显沙哑:“伯约,你看这陈仓道与祁山道,哪条更适合下次用兵?”姜维顺着丞相的目光望去,沉思片刻后答道:“陈仓城池坚固,郝昭防守严密;祁山虽路途遥远,但可避开魏军锋芒,或许更有机会。”诸葛亮微微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

建业的吴王宫中,孙权正与陆逊对弈。棋盘上黑白子犬牙交错,恰似当前复杂的局势。“孤听闻曹丕在训练水师,怕是对江东有所图谋。”孙权落下一子,目光如炬。陆逊望着棋盘,从容答道:“主公勿忧,长江天险乃我江东天然屏障。不过,臣以为可遣使与蜀汉联络,重申联盟之约,以防魏国各个击破。”孙权抚掌大笑:“伯言深得我心!即刻派人前往成都。”

不久,吴国使者来到成都。诸葛亮在丞相府热情接待了他们。使者转达了孙权希望重修盟好的意愿,并承诺在魏军伐蜀时,吴国将出兵牵制。诸葛亮心中明白,孙刘联盟是弱小的蜀吴对抗强大魏国的唯一选择。于是,双方迅速达成协议,约定互为犄角,共抗曹魏。

曹丕得知吴蜀再次结盟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这两个鼠辈,竟敢联合起来对抗朕!”曹丕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怒火。司马懿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息怒。吴蜀联盟看似牢固,实则各怀心思。臣以为,可先取汉中,切断蜀吴联系,再图益州。”曹丕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拉开帷幕。他声东击西,扬言从斜谷道取郿县,派赵云、邓芝率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出祁山,一时间,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魏国朝野震动,曹睿急忙派张郃率五万大军抵御。在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舍水上山,被张郃断了水源,大败而归。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消息传到许昌,曹丕大喜过望。他决定趁蜀国元气大伤之际,出兵汉中。司马懿领命后,率领十万大军直逼汉中。然而,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延、吴懿等蜀将据险而守,魏军寸步难行。与此同时,孙权信守盟约,派陆逊、诸葛瑾率军进攻襄阳,牵制魏军。曹丕不得不分兵救援,进攻汉中的计划被迫搁置。

诸葛亮并未因街亭之败而气馁。他总结经验教训,加紧训练军队,筹备粮草。同年冬,他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包围陈仓。然而,陈仓守将郝昭早有准备,诸葛亮劝降不成,连续二十余日攻城不下。此时,魏军援军将至,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好退兵。在退兵途中,他设伏斩杀了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此后几年,诸葛亮又多次北伐。每次北伐,他都竭尽全力,运用奇谋妙计。在卤城之战中,他大败司马懿,斩获魏军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然而,由于蜀道艰难,粮草运输始终是一大难题。加上魏国国力雄厚,能够迅速补充兵力和物资,诸葛亮始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在这期间,魏国也并非一帆风顺。曹丕在位期间,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激化了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他推行九品中正制,本意是选拔人才,却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此外,北方的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不时侵扰边境,也让曹丕头疼不已。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