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背信弃义的盟友
笔趣阁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767章 背信弃义的盟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7章 背信弃义的盟友

不想错过《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三个月后的成都,丞相府的梧桐叶落了满地。姜维盯着沙盘上不断变动的小旗,眉头越皱越紧。原本只是骚扰的行动,不知何时演变成了局部战争。邓艾的部队在陇西设伏,全歼了傅佥的小队,只有七名伤兵逃回汉中。更糟的是,南中突然传来叛乱的消息,孟获的部众截断了运往江州的粮草,而东吴方面,孙休迟迟不肯兑现出兵牵制淮南的承诺。

“陛下,东吴此举分明是想坐收渔利!”姜维将羽扇重重拍在案上,震得沙盘上的陶俑东倒西歪,“臣请命率五万大军直取建业,先解决这个背信弃义的盟友!”

刘璿按住他的肩膀,目光却望向窗外飘飞的落叶:“伯约,当年先父白帝托孤,要的是兴复汉室,而非自相残杀。”他从袖中取出密信,上面的字迹娟秀却透着狠厉,“况且,孙休近日送来消息,说司马昭派了死士潜入建业,图谋不轨。”

建业皇宫的御书房内,孙休将密报凑近烛火,火苗瞬间吞噬了那张记载着“曹魏死士名单”的宣纸。他望着跳动的火光,想起今早张悌带来的另一个消息——蜀汉的粮草队改道,不再经过荆州。“传令下去,让陆抗准备两万水师,三日后西进。”他对着暗处的影子吩咐道,“记住,这次不是去帮蜀汉,而是要让司马昭知道,江东的剑,依然锋利。”

陇西战场上,邓艾抚摸着手中的玄铁令牌,上面“镇西将军”四个篆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远处传来马蹄声,斥候呈上一封密信。他借着篝火的光芒展开,瞳孔骤然收缩——信上画着江东战船的简笔画,还有个血红的“斩”字。“果然,这群鼠目寸光之辈,终究还是要窝里斗。”他冷笑一声,将信投入火中,转头对副将吩咐,“告诉王濬,按原计划行事,我们的目标,是剑阁。”

南中密林深处,孟获把玩着一枚刻有“魏”字的玉牌,身旁的巫女正在跳着祈福的舞蹈。他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自称“仲达先生”的人,那人承诺只要他截断蜀汉粮草,就会送来能让蛮兵刀枪不入的秘术。“传令下去,明日突袭越巂郡,务必将蜀军的粮草辎重全部焚毁。”他握紧腰间的青铜刀,刀身上的饕餮纹仿佛在狞笑,“等司马昭的秘术到手,这天下,就该是我们南蛮的了。”

成都皇宫的藏书阁内,刘璿借着琉璃灯的光芒翻阅着《孙子兵法》,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军报。姜维站在他身后,铠甲上还沾着昨夜平叛的血迹:“陛下,南中叛军势大,江州守军请求支援。而东吴的水师却在巴丘停滞不前,显然是在观望。”

刘璿合上兵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上的“知己知彼”四字。他突然想起儿时随父亲出征的场景,那时的蜀汉上下一心,而如今,盟友猜忌,内患频生。“传令下去,让霍弋率八千飞军驰援江州。”他起身望向窗外的夜空,北斗七星在云层后若隐若现,“至于东吴……派人给孙休送去蜀锦百匹,就说,蜀汉愿与江东共饮长江水,同御北方敌。”

建业的夜市上,张悌乔装成商人,在一家酒肆的角落与神秘人会面。“蜀汉的求和信已经送到,孙休表面上答应共同抗曹,暗地里却在调集粮草。”神秘人压低声音,“不过,我们的死士已经摸清了建业城防的弱点,只要司马昭的大军一到……”

“够了。”张悌将一锭银子拍在桌上,“记住,事成之后,你们必须立刻撤出江东。”他起身时,腰间的玉佩不经意间露出一角,上面雕刻的玄武神兽,与司马昭书房里的玉佩竟是一模一样。

陇西的秋风卷着黄沙,邓艾的大军在剑阁外扎下营寨。他站在高处,望着云雾缭绕的关隘,忽然想起多年前与诸葛亮对峙时的情景。那时的蜀汉,有卧龙坐镇,如今却陷入内忧外患。“传令下去,明日开始佯攻,重点试探东侧的烽火台。”他转头对副将笑道,“另外,派人给孟获送封信,告诉他,只要拿下越巂郡,蜀军的后路就断了。”

南中,孟获的营地内弥漫着血腥与草药的气味。巫女们围着篝火唱着古老的战歌,一名蛮兵匆匆跑来:“大王,蜀军的援军到了,领头的将军自称霍弋,手下的士兵个个骁勇善战!”孟获握紧手中的青铜杖,杖头的虎眼石泛着诡异的红光:“怕什么!把魏军送来的神药分给兄弟们,今晚就夜袭蜀营!”

成都丞相府,姜维盯着地图上不断收缩的防线,额角青筋暴起。霍弋在越巂郡与孟获激战,陆抗的水师却在西陵按兵不动,而邓艾的大军已经对剑阁形成合围之势。“陛下,再等下去,我们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他拔出佩剑,剑锋在烛火下寒光凛凛,“臣请命率三万精兵,从阴平小道奇袭许昌,打司马昭一个措手不及!”

刘璿望着姜维,这个曾被父亲赞为“凉州上士”的将领,此刻眼中燃烧着近乎疯狂的战意。他想起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句子在脑海中回响。“伯约,当年丞相七擒孟获,靠的不仅是武力,更是仁德。”他按住姜维握剑的手,“派人去南中,告诉孟获,只要他肯罢兵,蜀汉愿开放边境通商,还会派医师救治南中百姓。”

建业皇宫,孙休看着蜀汉送来的蜀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张悌站在他身后,欲言又止:“主公,司马昭的使者已经到了城外,开出的条件是……”“不必说了。”孙休打断他,“传令下去,让陆抗的水师即刻西进,不过……”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他们先在永安城外驻扎,看看蜀汉和曹魏两败俱伤再说。”

陇西战场上,邓艾接到密报,嘴角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孟获的叛军虽然在霍弋的攻击下节节败退,但已经成功拖延了蜀军的粮草运输。而东吴的水师按兵不动,让蜀汉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告诉王濬,准备总攻,这次,一定要拿下剑阁!”他举起令旗,身后的魏军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南中,霍弋望着远处燃烧的蛮人营地,眉头紧皱。孟获的部队在服用了神秘药物后,变得异常勇猛,尽管蜀军占据上风,但伤亡也在不断增加。突然,一名斥候策马而来:“将军,蜀汉使者到了,带来了陛下的口谕!”霍弋接过密信,读完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下令:“停止进攻,派人与孟获议和!”

成都皇宫,刘璿站在祖宗牌位前,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姜维站在门口,欲言又止:“陛下,这样做太冒险了。如果孟获假意议和,而邓艾趁机攻破剑阁……”“我明白。”刘璿转身,眼中满是疲惫,“但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东吴的观望,曹魏的进攻,南中的叛乱,每一处都是致命的伤口。只有先稳住孟获,才能腾出手来应对其他威胁。”

建业,陆抗站在船头,望着对岸的永安城。江水拍打着船舷,发出低沉的轰鸣。一名校尉上前:“都督,孙休陛下的命令是在此观望,但末将以为,此时正是出击的好时机!”陆抗握紧腰间的佩剑,想起父亲陆逊在夷陵之战的辉煌战绩。“再等等。”他望着天空中南飞的大雁,“等风来。”

许昌,司马昭坐在书房内,看着各地传来的战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蜀汉被南中牵制,东吴犹豫不决,而他的大军已经对剑阁形成了绝对优势。“传我命令,让邓艾加快进攻速度,务必在立冬前拿下剑阁!”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阙,“等攻下蜀汉,东吴就成了囊中之物,这天下,终究是我司马家的!”

陆抗的帅帐内灯火通明。谋士丁奉展开地图,指着永安城后的山道说道:“都督,蜀军主力尽在剑阁,永安城内不过三千老弱。若我们趁夜突袭,定能一战而下。”陆抗却摇头:“司马昭老谋深算,必留后招。况且孙休陛下命我们按兵不动,贸然出击,恐遭猜忌。”

话音未落,一名斥候匆匆而入:“报!魏军邓艾部已突破江油关,正朝绵竹进军!”帐内众人皆惊,丁奉急道:“此乃天赐良机!若蜀军覆灭,东吴独木难支。都督,此时不战,更待何时?”陆抗沉默良久,目光落在案头父亲留下的兵书之上,缓缓道:“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但不可轻举妄动。密切监视魏军动向,尤其注意永安城守军。”

与此同时,在蜀汉皇宫内,后主刘禅正坐立不安。黄皓跪伏在地:“陛下勿忧,姜维将军已在剑阁布下天罗地网,魏军插翅难飞。”话音刚落,一名侍卫踉跄而入:“报!江油关失守,邓艾大军直逼绵竹!”刘禅面色惨白,瘫倒在龙椅上:“诸葛丞相,伯约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绵竹城外,邓艾望着城上飘扬的汉军大旗,冷笑一声。其子邓忠问道:“父亲,蜀军据城而守,强攻恐伤亡惨重,是否等待钟会将军的主力?”邓艾抚须道:“机不可失!传令下去,明日清晨,全军攻城!”当夜,邓艾亲率精锐,绕道后山,欲从背后突袭绵竹。

陆抗站在船头,望着漫天繁星。江风渐起,吹动他的衣袍。丁奉走上前来:“都督,风向变了。”陆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终于等到了。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备战!但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永安,而是魏军的粮道!”丁奉恍然大悟:“都督高明!断其粮道,邓艾必退,蜀汉可保,东吴亦可谋发展!”

在许昌,司马昭接到邓艾即将攻打绵竹的战报,大喜过望:“好!只要拿下绵竹,成都唾手可得!”忽然,一名密探匆匆而入:“大人,东吴陆抗部有异动,似有截断我军粮道之意!”司马昭面色一沉:“陆抗小儿,竟敢坏我大事!传令给驻守永安的部队,务必拦住东吴!”

绵竹之战打响,邓艾亲自擂鼓助威,魏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蜀军守将诸葛瞻,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魏军,心中一横:“今日,我诸葛瞻唯有以死报国!”他拔出长剑,高呼:“汉军将士听令,随我杀敌!”双方展开激烈厮杀,鲜血染红了绵竹城墙。

陆抗率领东吴水师,借着夜色和风向,悄然逼近魏军粮道。当他们看到岸边堆积如山的粮草时,陆抗大手一挥:“放火!”顿时,火光冲天,魏军粮仓陷入一片火海。负责押运粮草的魏将惊恐万分:“不好!东吴军偷袭!快,快组织反击!”但在东吴水师的猛烈攻击下,魏军很快溃不成军。

邓艾在绵竹城下听闻粮道被劫,如遭雷击。邓忠急道:“父亲,粮草尽毁,我军危矣!”邓艾望着城上依然顽强抵抗的蜀军,咬牙道:“撤!”魏军阵脚大乱,诸葛瞻抓住机会,率军出城追击,魏军死伤无数。

消息传到许昌,司马昭怒不可遏,将战报狠狠摔在地上:“陆抗!我定不饶你!”他沉思片刻,下令:“命钟会暂停进攻剑阁,分兵支援永安,务必击退东吴!”

东吴朝堂上,孙休接到陆抗大捷的战报,龙颜大悦:“陆抗不愧是陆逊之子!此役不仅解了蜀汉之危,更挫了魏军锐气!”众臣纷纷称赞,唯有左将军孙綝面色阴沉。他暗中与魏军勾结,企图谋取大权,此次陆抗的胜利,无疑打乱了他的计划。

陆抗班师回朝,孙休亲自出城迎接,加封他为镇军大将军。陆抗却神色凝重:“陛下,司马昭必不甘心失败,定会卷土重来。我们应联合蜀汉,共抗曹魏。”孙休点头:“卿所言极是。即刻派人前往成都,与后主商议联盟之事。”

在成都,刘禅得知绵竹之围已解,喜极而泣:“多亏陆抗将军相助,蜀汉才得以保全。来人,准备厚礼,答谢东吴!”姜维却忧心忡忡:“陛下,魏军虽退,但司马昭野心不死。我们必须加强防备,同时与东吴紧密合作。”

此时,在曹魏边境,钟会的大军已抵达永安。他望着对岸的东吴营寨,对手下将领说道:“陆抗诡计多端,不可轻敌。先派人探查其虚实,再做打算。”而陆抗也早已料到魏军会来,在江边设下重重埋伏,只等魏军上钩。

一日,魏军一名偏将率小股部队渡江侦查,却正中陆抗的埋伏。陆抗并未急于全歼敌军,而是故意放走几个,让他们回去报信。钟会得知消息后,冷笑道:“陆抗不过如此,竟敢轻敌!传令下去,明日全军渡江,踏平东吴营寨!”

第二天,魏军浩浩荡荡渡江而来。当他们即将抵达南岸时,突然,战鼓震天,东吴伏兵四起。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魏军,江面上顿时喊杀声一片。钟会这才惊觉中计,但为时已晚,魏军在狭窄的江面上乱作一团,死伤无数。

陆抗站在高处,看着溃败的魏军,对丁奉说道:“司马昭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尽快促成与蜀汉的联盟。”丁奉点头:“都督放心,使者已经出发。”

在许昌,司马昭得知钟会兵败,气得浑身发抖:“陆抗!我一定要你付出代价!”他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一位谋士进言:“主公,如今强攻难以奏效,不如使用反间计,离间东吴与蜀汉的关系,再各个击破。”司马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依你所言!”

很快,关于陆抗与蜀汉私下密约,企图瓜分东吴的谣言在东吴朝堂传开。孙綝趁机煽风点火:“陛下,陆抗手握重兵,又与蜀汉来往密切,恐有不臣之心!”孙休虽信任陆抗,但谣言越传越广,心中也不免起疑。

陆抗得知谣言后,并未慌张。他上书孙休,请求辞去兵权,以表忠心:“臣愿卸甲归田,只求陛下明察,勿中曹魏奸计。”孙休接到奏疏,陷入沉思。此时,丁奉挺身而出:“陛下,陆将军忠心耿耿,此乃司马昭的反间计!若此时削其兵权,正中敌人下怀!”

与此同时,蜀汉使者也来到建业,带来刘禅的亲笔信,信中表达了对陆抗的感激,以及渴望联盟的诚意。孙休这才如梦初醒,下旨安抚陆抗,并命他继续统领大军,筹备抗魏事宜。

而在曹魏境内,司马昭的反间计失败,却并未放弃。他决定改变策略,先集中兵力攻打蜀汉,待拿下成都后,再全力对付东吴。于是,他增派大军支援钟会,对剑阁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剑阁关前,姜维亲自坐镇,指挥蜀军顽强抵抗。魏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钟会强攻数日,伤亡惨重,却毫无进展。他望着高耸的关隘,无奈地叹了口气:“姜维不愧是诸葛亮的传人,这剑阁,实在难以攻克啊!”

此时,邓艾向钟会献计:“将军,剑阁正面强攻难以奏效。末将愿率一支奇兵,偷渡阴平,绕过剑阁,直取成都!”钟会虽怀疑此计太过冒险,但也无更好办法,只好同意。

邓艾率领两千精锐,踏上了偷渡阴平的险途。他们翻山越岭,攀悬崖,涉深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穿过阴平小道,出现在江油关下。江油守将马邈面对突然出现的魏军,惊慌失措,开城投降。

消息传到剑阁,姜维大惊失色。他深知成都危在旦夕,不得不放弃剑阁,回师救援。钟会得知邓艾得手,也率军追击,蜀军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

陆抗在东吴得知蜀汉危急,立即上书孙休:“陛下,蜀汉若亡,东吴孤立无援。请允许臣率军西进,支援蜀汉!”孙休准奏,陆抗点齐三万精兵,沿江而上,直扑永安。

当陆抗的大军抵达永安时,发现魏军守将早已弃城而走,原来他们听闻东吴援军到来,心生畏惧。陆抗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永安,随即分兵两路,一路支援姜维,一路直插魏军后方,切断其补给线。

邓艾的大军逼近成都,刘禅在黄皓的怂恿下,竟然开城投降。蜀汉灭亡的消息传来,陆抗痛心疾首:“想不到蜀汉竟如此轻易覆灭,这天下大势,愈发艰难了。”但他并未气馁,立即调整战略,加强永安防线,准备迎接魏军的下一轮进攻。

永安城头的风裹着江水的腥气,陆抗握紧腰间的剑柄,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魏军营帐。夕阳将魏军的旌旗染成血色,“邓”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嘲笑他这个试图力挽狂澜的失败者。

“都督,魏军已完成三面包围。”副将丁奉匆匆赶来,铠甲上还沾着巡逻时的露水,“昨夜哨探来报,钟会大军正从剑阁方向驰援,不出三日便会与邓艾会合。”

陆抗转身望向城中,百姓们脸上满是惶恐,士兵们神色凝重地搬运着守城器械。蜀汉灭亡的消息像瘟疫般迅速蔓延,城中人心惶惶。他深吸一口气,说道:“传令下去,将所有能作战的青壮编入民夫队,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另外,把粮仓的存粮分出三成,设立粥棚,安抚百姓。”

“可是都督,存粮本就不多……”丁奉面露难色。

“人心不稳,城必难守。”陆抗目光坚定,“况且,我们并非全无胜算。派人即刻出发,前往荆州求援,就说永安若失,荆州门户洞开,魏军必将长驱直入。”

夜幕降临,永安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远处魏军营地传来的阵阵号角声,打破这诡异的宁静。陆抗站在城楼上,望着魏军营地中星星点点的火光,心中盘算着破敌之策。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