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党组织允许海蜇去南京
笔趣阁 > 秋风萧瑟枫叶红 > 第五十三章党组织允许海蜇去南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三章党组织允许海蜇去南京

不想错过《秋风萧瑟枫叶红》更新?安装阅读专用APP,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放弃立即下载
 

“ 嗯 ,好吧 。你可以继续跟那个董海香交往 ,要注意分寸 ,要留意她的每一个举动 ,你上次的报警非常重要,虽然没有事情发生,但不等于没有危险,不能掉以轻心 。可以让董海香知道邵大夫也在武汉住着,也在关心你安喆 。因为与其瞒着她倒不如让她知道更好。邵大夫,你要自己拿捏分寸,要让她知道你也喜欢安喆,又不能让她做出危险举动。最好是让她陷入情迷不能自拔,这样可以干扰她对党组织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降低对党组织的威胁。

安喆,你可以去南京。一是有机会打入敌人更高层,二是给你创造脱离这支即将投奔革命军的队伍,可以继续留在国民党军队里的机会 ,其实我们正在找这样的机会 ,没想到天赐良机。

安喆 ,邵大夫 ,你们回去吧 。你们自己处理好这个三角关系吧 ,邵大夫可不要真的去争风吃醋, 你们只是跟她周旋而已 ,不是什么爱不爱 。我还是那句话 ,这种事情一定要可控 ,千万不能出意外, 更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安喆跟海蛎子相互看了看 , 同时站起身来 ,安喆对罗书记:

“请放心,我们会处理好董海香的事情,如有情况我会让张克楠找邵百丽报告 。罗书记,赵院长,我们回去了 。”

“好的 , 回去吧 ,注意路上的安全 。”

赵院长推开门,走到楼道内查看了一下,没有可疑情况 。回去跟安喆摆了摆手,示意安全 。安喆跟海蛎子离开了接待室。

罗书记和赵院长再观察楼道情况没有看出有可疑情况又回到接待室关好门,收拾了桌子上的茶具,罗书记问赵院长:

“赵院长 ,关于运送武器的事 ,你有什么想法 、意见?”

“我跟兵工厂的老高见过面了 ,他也那批武器已经在仓库放了好长时间了 ,好的出货不知为何没有出货 。刚才安喆所的情况,应该跟大别山战况有关系,红四方面军战力强,让湖北的国民党军吃了不少亏,所以想赖账扣下这批枪支弹药 。我看,咱们再跟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们协商一下,让红四方面军适当给进攻大别山的国民党军队一点甜头尝尝,让他们感觉暂时还不需要补充武器,把武器给河南方面的军队不会影响湖北武汉这边的战力。再,兵工厂就在汉口,随时都可以得到枪支弹药补充 ,把这批枪支弹药给河南 ,没有什么不妥的 。你看 ,我这主意行不行?”

罗书记低着头背着手在屋里沉思着 ,他停下看了赵院长一眼:

“你得有道理 。让这边的军队尝点甜头 ,红四方面军能办到 。问题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能放手那批武器吗?”

赵院长看着罗书记 ,想了想:

“也对 ,我们未必能撬动湖北这帮财迷的鬼心眼啊 。”

罗书记轻轻一笑: “ 哼! 那就让咱们红军的其他队伍狠狠揍河南的那帮国民党军队 ,双管齐下! 造成一个是饱汉子不需要补充,一个又是火上房急需救援的穷叫花子,这样一种现象,也许能让武器运往河南 。”

罗书记拿着毛巾擦拭着自己额头上沁出的汗珠,走到洗脸盆前,洗着涮着毛巾,又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那沧桑的脸庞,摇了摇头,那种闷热潮湿又压抑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他也没时间体会感受自己 了 ,满脑子全是在考虑任务的规划安排 , 听到赵院长的提议 ,心里感觉是个不错的主意:

“赵院长 ,就这么办 。就按照你这个思路去拟电报稿 ,再拿给我看看 ,如果没问题 ,交给于戈鲁发报给红四方面军征求他们的意见。看一看咱们能不能指挥国民党按照咱们的意愿行事,让红四方面军早一点得到那批武器 ,还有安喆的这支部队!另外 , 咱们金银湖会议筹备到什么程度了?”

“会议的事我已经安排好 ,去麻城沿途各地的党组织和赤卫队负责人都已经接到通知到金银湖开会,等我们给他们布置具体的夺取武器和接应安喆起义部队,接受医疗粮食物资的方案。罗书记你稍等 ,我这就给去写电报稿!”

“赵院长,开会前 ,咱们跟李部长以及钟委员 、钱委员 ,需要先碰头再仔细研究行动的具体细节,再听听他们的意见,各种因素要考虑周全,让赤卫队做好接应工作不出岔子。还要做好安喆离开他的 部队后,要由唐副营长负责指挥他的营的撤离任务,撤得要安全,不留任何后患 。你亲自找唐副营长谈一谈 ,让他做好万全准备 。”

罗书记跟赵院长在接待室焦虑地协商有关往根据地运送急需物资和护送起义部队到大别山的各种细节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情节。

不知何时,外面的雨停了 ,阳光透过窗户直接照进接待室,原本暗暗的屋内变得亮堂起来,太阳光竟透过窗户不请自来地照射到沙发上,照射到茶几上 。窗外飞舞着密密麻麻的燕雀斑鸠,相互打闹相互追逐 。调皮的斑鸠也鸣叫着,一会儿在茂密的树枝上,一会儿又栖息在茅草房屋顶上,有几只斑鸠竟然大胆地站在赵院长接待室的窗户外面挤在一起,一边鸣叫着,一边在窗外的红砖台阶来回踱步 ,根本毫不惧怕目中无人。

成群的白色红嘴鹤,忘情地飞舞在武汉的天空中,鸣叫着撒着欢 。它们漫无目的地展开它雪白的翅膀在翱翔 ,它们既像是在觅食,也像是在探路 。时而滑翔 ,时而俯冲,鸟儿们的身下则是密密麻麻的茅草屋,是横七竖八坑洼不平的窄窄土路,是杂乱无章迷宫般的街巷,是无数波光粼粼的湖泊水塘 ,是放荡不羁的扬子江。

茅草屋冒着缕缕炊烟,在门前屋檐下挂着好几块破旧的带吊坠穗头的竹板吊牌,上面书写着:什么童叟无欺呀,什么物美价廉呀,什么商品正宗呀,什么买卖公平呀,什么时来运转呀等等广告忽悠语 , 目的就是让你们买他家的商品 。这是一间杂货铺土产店 ,屋里屋外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草制品, 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制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土陶缸,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制洗脸盆洗澡盆,还有五花八门的船桨渔具麻绳 ,甚至还有各式各样的洋铁钩 ,洋铁铲 ,洋铁皮烟囱 ,洋铁皮水桶等等 。(在民国时期,很多物品都夹带个洋字 。比如:火柴称之为洋火,面粉则称之为洋面,铁钉则称之为洋钉) 由于杂货铺距离百货公司以及洋房洋楼比较近 ,所以人来人往得非常热闹 。不远处有人大声叫卖:

“包民嗷!”

武汉人把馄饨称之为包面。

杂货铺里走出一位年轻人,端着搪瓷洋铁碗,走到卖馄饨摊前。他看了看案板上的摆放的生馄饨,沾着一层面粉的馄饨皮薄鲜亮 ,肉馅微红,看上去挺好吃 。摊主手里拿着把大竹制勺舀子,看着他手 里的搪瓷碗 ,微笑着:

“细伢 ,里卧喽?( 伙子 ,你饿了? )”

年轻人点点头:

“老板 ,来碗馄饨 。”

“豆里走捣,过哈子”(豆里的意思是里面,走捣意思是坐在凳子上,过哈子意思是等一会,翻译: 到里面坐在凳子上等一会儿)

锅里的水还咕咕地滚开着,摊主拿过年轻人手里的碗,利索地在碗里撒了点碎菜叶呀,碎河虾粉呀什么的,又添点儿酱油 。顺手抓起一把馄饨放进锅里煮,用大竹勺舀子在锅里慢慢搅和,回过身看着年轻人:

“里莫斯信?( 你什么姓?) ”

“大叔 ,我姓刘 。”

“信喽! 里斯拉过地方滴 len?”( 姓刘!你是哪个地方的人?)

年轻人看着摊主,他的头发稀稀疏疏几乎没有了,眼睛眯缝着,圆圆的鼻子底下是薄薄的嘴唇,看上去是个憨厚的人,没有恶意 。他光着膀子,套着一件好像是白色但是很脏发黑的围裙,穿着大裤 衩子露着毛茸茸的粗腿 ,脚下穿着草鞋 ,竟然用柳枝当鞋带 ,紧紧绑住要散架的破草鞋。

“我是河北省人 。”

“ 嗷 ,波放凉爽 。”( 北方凉快)

摊主看年轻人闷热的天竟然还穿着上衣,心里觉得替他热,看了一眼锅里打着滚的馄饨,无意识地晃了晃锃亮的光头 ,扭头冲着年轻人轻声嘟哝着:

“细伢子 ,天肉死喽 ,里打糍粑好凉爽呆 。(伙子 ,天热死了 ,你光着翅膀好凉快的)”,年轻人笑了笑没理他。

摊主拿着大竹制勺舀子,在锅里贴着锅边慢慢搅着,又拿起锅盖盖好煮馄饨的锅,顺手在围裙上蹭蹭手 。脸上淌着一串串的汗珠 ,他又撩起围裙抹了一把汗 , 眯起眼睛问:

“活博 ,衣在敢贾喽?( 河北 ,也在干架_打仗吗? )”

“河北也是兵荒马乱的 ,没好日子过!”

“ 嗨 ,宰都斯.摸四.丝捣喽?”( 这都是.什么.世道啊?)

不一会儿 ,馄饨煮好了 ,摊主拿着大笊篱捞着馄饨 ,心翼翼地盛到年轻人的碗里。

“细伢子 ,太肉喽 ,里莫要聊捉。衣吼.要七.亲涛喽.么散喽 ,里就子哈 sen ,五给里.送捣里.铺套去 。”( 解释: 伙子 ,太热了 ,你不要烫着 。以后要吃包面( 馄饨) 啊米线啊 ,你就吱下声 ,我给 你.送到你.铺堂_商铺去。)

“谢谢! 谢谢!”

年轻人微笑着点点头 ,似是而非地算是同意摊主的好意 ,递给摊主钱 ,端着馄饨回杂货铺去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